当前位置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农业结构调整工作

  红网常德站 据常德日报讯(记者 姚懿容 通讯员 薛野)6月23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情况进行了集中视察。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德睿出席汇报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明参加视察。

  视察组先后察看了桃源县盘塘镇烟叶生产基地、津市市渡口镇“棉改种”基地、澧县涔南乡黄家套蔬菜生产基地和车溪乡水稻生产基地。大家走进田间地头、加工车间,了解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调整优化种养结构方面,狠抓粮食、生猪、水产品、蔬菜、林业生产“五个双百亿”产业建设。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加快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909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36家,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居全省第二。全市省级五星级休闲农庄达25家、四星级休闲农庄50家,休闲农业经营收入达13.9亿元。在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方面,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在调整优化生产组织结构方面,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市农民合作社达2295家,拥有成员20万户,带动农户40万户。在调整优化资源要素结构方面,坚持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去年在全市推开耕地流转试点,并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目前全市耕地流转面积143万亩,流转率22%。在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方面,大力建设西湖西洞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示范区。

  周德睿指出,常德三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有条件、有优势,将有大作为。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把粮食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面向市场调整结构;政府引导需稳妥,要与时俱进,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刘明指出,目前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整体情况不错,但是要看到差距、看到不足,调整农业结构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全市要围绕增效、流通、品牌、土地流转、优化生态环境、建立示范区等多方面调整农业结构,加快推动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孝山、肖燕芳、曾再农、王先蒙,副市长朱晓平,市人大常委会代理秘书长万利参加视察。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书记报道集
  • 市长报道集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旅游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专题
  • 视频
  • H5
  • 湖南新闻
  • 经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