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津市群众乐享文化惠民成果

  红网时刻常德6月26日讯(通讯员 钟柯 王甲林) 近年来,常德津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上档升级”,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近年来,常德津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上档升级”,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面开展达标建设,一批高标准文化场馆和文化广场建成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全市39个行政村、37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达到88%,农家书屋覆盖全市3/4的行政村,惠及人口6万多人。通过深化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实现周末、午间、法定假日“三不休”,进馆人数屡创新高。

  2016年以来,市文化馆开办公益性培训班1000多课时。 如今,白天匆匆劳作,晚上翩翩起舞,已经成为津市人民的生活常态。目前津市拥有街舞、竹马、腰鼓、军鼓、澧州大鼓、红扇子等大大小小民间艺术团体180多个,参与舞蹈健身的群众逾2万人。他们在各级群众文化大赛中大显身手,先后获得省级奖项6个、常德市级奖项25个。今年3月,津市霞光艺术团原创作品《广场大妈俏》斩获2018年全国广场舞大赛一等奖。 津市创新实施重大惠民工程,在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和精准度上做文章,全年完成“一村一年两场影(戏)”1200多场,村(社区)建成乡村大舞台和标准化农家书屋,举办第二届“欢乐潇湘·百团大赛”“欢乐津城”“乡村大舞台”等系列惠民演出活动100余场次,参与活动群众达5万多人次。 “精准扶贫、文化下乡”活动是津市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市文化馆、市孟姜女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加大文艺精品的创作、编排力度,围绕“精准扶贫”主题,打造了别具风格的歌舞《西湖春》《打响扶贫攻坚战》、配乐诗朗诵《绿色津市,我的故乡》、幽默诙谐的小品《精准扶贫到我家》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生动演绎扶贫故事,讴歌基层扶贫楷模。今年1月至4月,津市共新创扶贫题材文艺作品10多件,为基层群众奉献了20余场次的文艺节目,展现了津市精准扶贫题材文艺创作的成果,在基层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近几年,津市政府持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仅去年就投资5100万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启动建设市工人文化宫、市图书馆和市文化馆,预计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津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海卿表示,下一步津市将持续发力实施文化惠民、文化保护传承、文艺精品创作、文化品牌打造等重大文化工程,为津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来源:红网时刻常德站

作者:钟柯 王甲林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86/2018/0625/8182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