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综合 据常德民生报报道(记者 梅静娴) 近日,鼎城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使用工业盐生产加工假冒“雪天牌绿色加碘精制盐”进行销售的刑事案件,8名涉案被告人纷纷获刑。据了解,这是我市到目前为止在涉盐违法犯罪方面打击力度最大、刑事处罚最重、破获速度最快的一起刑事案件。
数十吨假盐销售到市内外
8名涉案人员均系鼎城区周家店镇熊家桥村十组村民。2012年10月的一天,涉案犯罪人员聂某与一名吴姓男子(姓名不详,在逃)合谋用工业盐生产加工成假冒的“雪天牌绿色加碘精制盐”进行销售,从中牟利。二人商定由吴姓男子负责工业盐、包装袋等制假原材料的采购及成品假盐的销售,聂某负责组织生产加工。
2012年11月至案发时止,聂某采取租用民房和雇请村民的方式,低价购进,高价销售,先后四次用工业盐制作“雪天牌绿色加碘精制盐”共计90吨。
据了解,聂某等人使用工业盐加工的假盐销售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常德市各个县乡的农村市场,还销售到张家界等周边的市县,制作销售时间一年有余,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部门密切配合有效打击
2013年10月,常德市盐务管理局接到群众电话举报此案,随后,该局执法人员介入调查。在其中两名涉案犯罪人员家中,执法人员查获已制成的假冒“雪天牌绿色加碘精制盐”以及用于造假工业盐共计30吨,包装袋若干,以及两台制作假盐的封口机。
雪天牌绿色加碘精制盐”以及用于造假工业盐共计30吨,包装袋若干,以及两台制作假盐的封口机。
“我们随后将案子移交给了周家店派出所,案件调查过程中,我们也一直保持联系。因为合作紧密,这次破获速度很快。”市盐务管理局盐政办公室主任陈军告诉记者。
公安将案件查实后,随即进入起诉和审判的环节。最终,因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聂某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5千元,其余7名犯罪人员依罪责分判获刑。
■相关链接
工业盐又称亚硝酸钠,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工业盐加工而成的食用盐,内含多种有害的工业杂质,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并不含碘。亚硝酸钠进入人体后会破坏低铁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严重的会使人体组织严重缺氧,对人体危害极大。
见习记者肖胜男实习生梅静娴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梅静娴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