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综合 据常德晚报报道(记者 谭明) 春节、元宵节……节假日是出行的高峰期,"打车难"就成了市民们头痛的事情,而"拼出租"的现象比平日里多了许多。按照规定,出租车拼客是违规行为。市客管部门也多次采取行动对出租车违规行为进行整顿,但却屡禁不止,"拼出租"俨然就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现象:拼客,潜规则身份的"明规则"
说起这"拼出租",有人默认,也有人烦躁。这不,记者前不久就听到了一位读者的抱怨。农历年腊月28日下午6时许,他从电力新村附近打车前往市城区步行街。当车行至紫桥小区附近时,"热心"的出租司机在不足百米的距离里连续踩了5回刹车,直到招揽到三位前往桃源陬市镇的顾客才作罢。"他们是70块钱谈定的,为这事司机还专门停车跟他们讨价还价了一会,我并不抱怨有人和我拼车,但是你不能这样见个人便问吧。"这位读者告诉记者。
在市客管处,执法人员一再强调:出租车拼客是违规行为,必须要严肃查处。"凡拼客的出租车司机,一旦确认将面临被罚分、停车学习、停业等处罚。"市客管处出租汽车科科长皮昌云说。
但事实上,不管是出租车司机还是乘客,几乎都认同了这种违规行为。即便记者本人,也经常"拼车"或"被拼车"。
1月27日上午9点左右,记者在市城区建设路观察。路过的20辆出租车中,均载有乘客,但是其中有7辆车没有使用计价器。其中有12辆车主动停车询问是否需要坐车(含3辆没使用计价器的出租)。
“一般情况下,只要第一个乘客同意,方向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会拼的。”出租司机郭师傅对记者坦言。"只要不绕道,几乎没人反对。部分顾客虽然没吭声,但我们一般也认为他同意了。"郭师傅也表示,如果真碰到了坚决反对的,他一般也不会拼客,因为怕被投诉。
观察:运力紧张背后的无奈
“车太难打了,不拼车几乎没车坐。"春节期间,记者在建设路附近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打车的路人,他已经拦了三次载有乘客的出租。"方向不同,都没坐上。"他告诉记者,选择跟别人拼车也是种无奈,只要司机不绕道,价格合理他也没什么意见。"今天天气还不错,要是碰到下雨那就更麻烦,恨不得拦辆车就上。"
这位路人遭遇,记者在市客管处也得到了证实。皮昌云坦言,拼出租难治背后是运力紧张的无奈。据介绍,目前我市市城区有出租车1116辆,已经连续9年没有增加运力。而按照国家对城市出租汽车保有量的规定,城市出租汽车保有量每千人不少于2台,即每万人拥有出租车不少于20辆。但在我市目前每万人仅为15.29辆,远远低于国家最低标准。
过低的出租汽车保有量造成了市民"打车难"的现象。早在2012年,市客管处就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平常乘客等待15分钟以上乘不到车已成普遍现象,在上下班高峰时和恶劣天气情况下,乘客等待30到40分钟也乘不到车的现象也不足为奇。"拼车多的实质是'打车难',是运力不足。"皮昌云对记者说。
思考:增加运力能否根治"打车难"
运力的不足,带给市民的不仅是"打车难"、"拼车多"的困局,同时也带来了服务质量下滑等诸多问题。据市客管处的调查,像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出租车行业是典型的"卖方市场"。面对充足的客源,个别驾驶员挑客、拒载、拼客、议价行为屡禁不止。在2012年客运主管部门的记载中,乘客向行业管理部门投诉且经核实的出租车强行拼载、拒载案件就达150多起。而在春节期间,记者就听到了很多读者和朋友的抱怨,出租车一口价不打表、司机挑线路部分线路拒载等等乱象不一而足。
这样的情况,也引起了市客管处的高度重视。市客管处副主任明洋告诉记者,为了缓解常德市城区市民出行难的局面,省政府于去年批准我市城区增加500台出租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城区打车难的情况。"
然而,就在市城区为"拼客多"、"打车难"、"运力不足"叫苦连天时,记者在汽车总站却看到了很多空着等客的出租车。"我们都是跑长途的,城里不跑。"一位李姓司机告诉记者。"跑城里不划算,路程短、油耗大。多等会,跑一趟长途就把耽误的空给补上了。"
“这也是违规行为,任何出租车司机都不能拒载。”明洋同时也表示,出租车司机将出租车停放在哪,这只是市场行为。
事实上,我们细心便能发现,除了特殊时段,所谓的"打车难"其实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新区或偏僻地段。而在这些地段,城市公交线路、公共自行车布点也都比较少,"打车难"的实质是"出行难"。
但如果把"出行难"的责任归责于出租车的运力少,这也并不能完全说通。因为出租车的运营具有趋利性、游动性,出租车司机将目光投向人口集中区、商业中心区也无可厚非。即便是今后市城区增加运力,城市新区、偏僻地点仍将不是司机们关注的重点,当地市民出行难的问题仍无法得到解决。这其实就需要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城市公交进行补充,通过增开运营线路、延长运营时间,来缓解当地市民出行压力。
这些分析也得到了明洋的确认,他告诉记者,2014年市城区在增加出租汽车运力的同时,还将调整公交线路。"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公交车的舒适度、快捷度,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
声音:"潜规则"能否"转正"的再思考
记者发现,尽管反对出租车"拼客"的人并不多,但同时也有很多市民也表示,希望对出租车"拼客"进行规范。"反正禁不住,而且市场有现实需求,为何不干脆将其纳入规范化管理呢。"一位受访的路人讲。
事实上,记者通过网络检索发现,在北京、贵州、江西南昌等地并没有完全禁止出租车"拼客",北京甚至是鼓励市民乘坐出租车"拼客",以此来缓解道路压力。而在贵州,去年颁布的《贵州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也首次明确规定,出租车驾驶员在得到车上乘客认同后,可招揽他人合乘车。"拼客"可以与驾驶员在本应支付的出租车费用上进行协商相应减少。在江西南昌,去年年初也试水了出租车拼车方案,规定乘客合乘出租车将各付共同路段车费的60%,而且可以打印多份发票。如果是两人同时上车,但先后下车,那么先下车的乘客负担当时车费的60%,后下车的乘客负担合乘部分的60%车费及单独乘坐路段车费。多人乘车付费方式以此类推。
不过,常德目前还不太可能采取这些政策。"出租汽车是一项单车点对点的包车服务。根据规定,出租车拼客行为是违规的,所以目前我们还没有放开,必须要严厉整治。"市客管处副主任明洋说。
实际上,记者也注意到,即便是我市政策范围内允许"拼出租"的存在,就目前而言,我市出租车的设备也无法支持其有效运行。因为如果允许"拼出租"并加以规范,就需要对乘客的行程进行分段计费,但是目前我市出租车的计价器并不支持此项功能,仅此一项就牵扯到市城区千余辆出租车,可见其这项工作还无法"一蹴而就"。解决"出行难",还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从公共交通的全局考虑,让出租车、公交车、公共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协调互补。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谭明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