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锅盔哥”的粉丝们在寒风中等待锅盔出炉。
红网综合讯 据常德晚报 有人做的饼好吃得让人回味无穷,你相信吗?长沙有“帅哥烧饼”,常德也有个“锅盔哥”哦。不信,看他店前每天排的长队,你就会知道他的生意有多红火了。
每天11:30准时出摊,出摊5个小时能卖200多个,每天收入800元……这是“锅盔哥”钱荣根的生意经,从以前的电梯生意老板到现在的锅盔师傅,他说:“虽然现在干得辛苦,收入不多但市民反映口感好,我就很有成就感。”
粉丝追捧,顶寒风排长队
寒风中,路上行人寥寥无几。不过,在市城区滨湖路风采超市旁的锅盔小摊前却围满了人。人群中,头戴黑色鸭舌帽、身穿红色格子围裙的“锅盔哥”钱荣根身手利落:包馅、擀面、撒芝麻、刷油……多道工序有条不紊,一个人忙前忙后。
一份锅盔出炉大约需要2分钟,一次只能烤7个。于是,在寒风中等锅盔的市民也纷纷使出了绝招,或立起了羽绒服的帽子,或将手放进衣服口袋来抗寒。队伍越排越长,大家开始互相交流打发等待的时间。住在摊位旁边楼房的市民曾艳说:“我每天都来买,又香又脆,和一般的饼味道不一样。”一旁的李女士也说:“今天中午懒得做饭就买这个吃,管饱。”住在朗州路气象局旁的周女士自称,每次来紫桥办事就一定会到这里买几个吃,刚开始觉得有点贵,但吃了一次后就觉得很值。
“锅盔哥”才摆摊3个月,不仅引来汉寿、桃源、益阳、石门等地共10余人向他拜师学艺,还拥有了许多骨灰级的粉丝。“多的时候排20多个。”“锅盔哥”说起这些粉丝时,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他几乎每天都开车来,有时担心卖完了,在来之前他会给我打电话,让我把最后的几个留给他。”“锅盔哥”每天只准备了50斤面,在现场排队等的顾客多,每天订购电话十几个,有时根本不敢接。
面对这些捧场的粉丝,“锅盔哥”也很感动。他说,有一次一个顾客吃了朋友给他带的锅盔后,自己从桥南特意打的来买锅盔,但是当时已经卖完了,“因为锅盔不能短时间制作出来,只好让他空手而归。”
锅盔出炉,好吃也得有功夫
“锅盔哥”老家在湖北公安,锅盔是当地的特色小吃。“锅盔哥”在紫桥有自己的房子,也算是常德人。之前他一直在长沙做电梯生意,但生意不好做。“现在算是第二次创业了。”他说,今年特意花1万元、用3个月时间在老家学了正宗的锅盔做法。
钱荣根做的锅盔有原味、甜味和辣味三个口味,3元一个,老顾客有时候会要求加量做成4元或5元一个。“我卖的锅盔和其他人卖的烧饼模样差不多,但是味道完全不一样,主要还是在工序上。”钱荣根自信地说。
一个锅盔出炉共要经过8道工序。要前天晚上发面,再将葱和肉做成肉馅。“肉是从紫桥菜市场买的新鲜五花肉,一斤肉只够做17个锅盔馅。这就是吃起来比烧饼香的原因。”他每天早上8点起来,就开始揉面。“每揉半个小时就歇会,这样面做成锅盔后更香,总共要四次,即便是冬天也要揉出一身汗。”他说。
出摊前,另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烤炉生火。“这个木炭很有讲究,无灰无烟。火候也很关键”,有时候火候不够,怕烤出来的东西不好吃,就会推迟出摊。
除了这些,在现场还有包馅、刷秘制汁、撒芝麻等工序,锅盔出炉后还根据顾客的喜好可以添辣椒油。8道工序里,徒手把生的锅盔放进烤炉是一般人不敢做的活儿。“一分钟就要把锅盔烤熟,烤炉里经常是几百度的高温,他的双手就是这样烧伤的。”在一旁的姐夫赵先生说。
或者,在外人眼里,每天出摊5个小时就能有800元收入,真是太好赚了。其实这是个很累人的活,也需要细致到位的真功夫。“前段时间,我带过一个徒弟,但是他学了一周觉得太累了,就没有来了。”钱荣根说。看来,这“锅盔哥”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见习记者 何治民 记者 李雪芹 文/图)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见习记者 何治民 记者 李雪芹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