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通讯员 龚文君 汪进 吴晓 临澧报道
在常德市临澧县合口镇三元口社区,一栋两层高的楼房其貌不扬,观其外表与农家百姓自建住宅无异,但它却承载了一群人与一代人的红色记忆。这本是参战老兵康承退休后在老家修建的一栋“养老”房,如今,在康承与一干战友的共同愿景里,它是他们共同浇筑的一座红色丰碑。
为他们筑起一座丰碑
教育基地。
“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正式策划布展,4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撰写文字、整理战友们捐赠的藏品,一把老骨头了眼睛都是花的。”康承回忆起建馆的情景,不由笑道。
2016年,退休后的康承拿出自己全部退休金、住房公积金,筹措资金200万元,建起荣誉厅、光荣厅等六个展厅共600平米的老兵红色纪念馆,与参战战友黄道贵、马诗明一道撰写馆文11万6千余字,收集战史照片673幅,军装、家书、战地日记、军功章和战报等珍贵红色物件1011件,于2019年“八一”建军节正式开馆。
“如果我们都忘记了他们,那谁还记得?”谈起建馆的初衷,康承声音哽咽。“我们209位老乡战友,10位受伤致残,5位牺牲,我的战友们把青春和生命留在了战场上,他们的名字却无人知晓。他们不该被遗忘,作为战友,我必须为他们做点什么。”
你们记得,他们就永远活着
康承现场为学生讲解。
每次有参观者前来,康承都义务当起讲解员,他没有讲述当年自己英勇杀敌、荣立战功的过往,让他情不自禁、反复追忆的是在数十年前浴血奋战中一位位战友的感人事迹。
“这位英雄叫李银国,他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战友。作为尖刀班班长,战斗一打响,他是第一个冲上去的人,一上战场便立下一等功,左臂负伤仍不下火线,战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后被追加一等功。留下来的只有一条毛毯和这封遗书——”
“哥:好!由于战备的需要,我即将投入战斗,以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入党誓言,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望家不要挂念,如你收此东西,就证明我已牺牲,望哥将存折寄信给部队取款。”在光荣厅向参观人员解说时,康承还能清晰地想起这位战友的脸庞,也能完整地背下这篇70字的烈士遗书。
“这是肖永银烈士,最年轻的政工干部,也是最勇敢的穿插连战士;这是彭晓洋烈士,三次被子弹打倒,仍然向前冲锋;这是向继森,负伤致残,哪怕被炮弹炸残了两条腿,也要拖着身躯历经两天一夜爬回部队通知救援……”轻轻抚摸着橱窗中一个个战友的脸庞,康承沉重又自豪地细细述说着战友们的故事。
接过他们手中的枪
“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父亲,但他一直活在我的记忆里。”金辉是烈士金义顶的女儿,父亲牺牲时她才刚刚几个月大,今已不惑之际矣。“父亲给我留下了金辉这个名字,我便要像父亲一样,扎根脚下,熠熠生辉。”18岁时,金辉便跟随父亲的脚步,在父亲曾经生活和战斗的部队,接过他的枪,一干就是三年。“部队真的是一个特别的地方,一段独特的回忆。不管我走到哪里,是何身份,都不会忘记,我身上作为一名军人的痕迹。”
肖永红还记得哥哥肖永银参军时自己才13岁,哥哥牺牲时才23岁。“哥哥从小性格刚强,不怕苦不怕累,啥事都抢着干在前,入伍两年就提了干。”说起兄长,肖永红满是骄傲。“哥哥是在连队执行穿插任务中牺牲的,他是最英勇的战士!”收到肖永银牺牲的消息后,16岁的妹妹肖永红没有太多时间悲痛,立即赶赴哥哥生前的连队,接过了兄长的枪,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我想来看看,是什么让哥哥为之义无反顾地献出生命。”如今的肖永红早已明白,让这一群人和身后无数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正是百姓的安居乐业,天下的海晏河清。
为他们编织一缕红线
康承现场讲解。
阳春三月,春和景明,纪念馆前“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一行字红得仿佛鲜血铸就。
“很多战友已经不在了,但我希望他们的故事能这样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让孩子们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康承感慨地说道。
光阴如故,父亲牺牲时尚在襁褓的金辉如今也已为人母,“等我女儿大一点,我要再带着她过来,看看她外公和外公战友们曾经的英勇事迹。”
时值清明,临澧二中组织了小学生代表来此参观感悟,缅怀英烈。在康承为他们一一解说时,尽管孩子们眼睛里闪过懵懂,但他们仍然感受到了那段历史中的红色力量。
“英雄牺牲了,我们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泪,我们一定会树立理想,刻苦学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大大的眼睛里,那抹信仰的光彩越来越亮。“感谢你们,你们是最可爱的人、最闪亮的星!请放心,护国有你,强国有我!”稚嫩的笔迹,纯真的语言,在这座承载了厚重历史的建筑内牵出了一根红色基因的传承线。
青山无言,不忘烈士抛忠骨;绿水无忧,不忘牺牲为国殇。康承和战友们始终没有忘记,那段炮火纷飞、战火连天的日子,一群人为了神圣的信念浴血奋战,许多生命定格在了最美好的年华。这座建在家中的老兵红色纪念馆,承载了年轻的生命、浸染了无数的鲜血,汇聚了无数誓死保家卫国的英魂。它无声伫立,守望无数英灵,静看希望花开。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龚文君 汪进 吴晓
编辑:李彩虹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