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洞庭湖畔看小康·寻找最美笑脸|柳叶湖伍育武:“菜篮子”鼓起“钱袋子” 脱贫有了好路子

1.jpg

在“菜篮子”的帮助下,伍育武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红网时刻记者 朱志姣 陈妍 通讯员 贾佳 常德报道

初冬时节的柳叶湖畔,天气渐寒,草木萧索。但伍育武的菜地里却生机勃勃,绿意萌动。大白菜,小白菜,莴笋……到处都是希望所在。

因病因残致贫,因种植因产业脱贫,在“菜篮子”的帮助下,伍育武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脱贫有路“勤”为径

3.jpg

伍育武在采摘蔬菜。

谈起前些年,70岁的伍育武用“老、弱、病、残”形容自己的家庭。自己和老伴体弱多病,是医院的“常客”。儿子3岁时患了重度脑瘫,生活不能自理,30多年来都需要专人照顾,“前不久把耳朵摔破了,连夜赶到医院缝合”,稍微不注意就会摔得浑身是伤,“现在他妈妈拉他不动了,有时候摔到地上,就要躺到我回来。”

儿子生病后,整个家庭很快被按下了“倒退键”。

2002年,举家从鼎城区牛鼻滩镇移民到柳叶湖旅游度假区七里桥街道靳家湾社区,伍育武觉得自己一直比别人“慢了一拍”。

以前是种田的,搬到靳家湾后,要学着种菜,伍育武很不适应这种转变。没有本钱,不懂技术,不知道怎么施肥用药,时间节点也抓不住,“看着别人干嘛我就干嘛,别人施肥我也施肥,别人打药我也打药”,依葫芦画瓢种出的菜产量不高,菜品不好,价格也低,一年忙下来,收入微薄。

2014年,伍育武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春风吹进家里后,伍育武借着春风奋起直追。

扶贫工作组上门进行蔬菜种植技术指导,每次学习,伍育武都“如饥似渴”,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学习钻研蔬菜种植上。“不是在菜地里,就是在去菜地的路上”,忙碌起来之后,贫困也离他越来越远了。慢慢的,伍育武的蔬菜种植有了起色,品质越来越好,销路越来越宽,收入也越来越高。靠着一股拼劲,2016年,伍育武顺利脱贫。2020年,伍育武被评为常德市“自立自强示范户”。

但由于家里底子薄,收入不稳定,伍育武仍是当地已脱贫但仍享受政策的贫困户。医疗救助、残疾补贴等多项帮扶措施仍在为伍育武一家“保驾护航”。

“扶贫政策‘对症下药’,治疗好了我家的‘顽疾’,现在问题一个一个都解决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伍育武笑着说。

致富无涯“业”作舟

2.jpg

常德柳叶湖优品扶农旅游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

为了打消贫困户的“返贫之忧”,2019年7月,七里桥街道靳家湾社区蔬菜种植大户成立了常德柳叶湖优品扶农旅游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企业+”等发展模式,将全区农业企业、贫困人口、涉贫村全部纳入合作体系,帮助贫困户从土地流转、务工、入股分红等多途径增加收入。

伍育武称自己是近水楼台,先得了月。

加入合作社后,蔬菜从播种到收获再到销售,伍育武能享受到“一条龙”的服务。指导种植,兜底销售,为蔬菜种植加上了“双保险”。

今年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伍育武种植的蔬菜出现滞销,合作社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人员车辆进行了采收,400多斤蔬菜在田间被收购。

农闲时,伍育武还会在蔬菜基地做做力所能及的临工,一天能赚100多元,今年5月,他还从合作社得到了分红。

对于未来,伍育武信心满满。收入多元,吃住不愁,看病有医保兜底,“一切只会越来越好”。

在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还有很多个“伍育武”,抒写着自己“逆袭蜕变”的人生故事。全区共有贫困村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18户1479人。今年脱贫21户41人,截至目前3个贫困村已退出,518户1479人已全部脱贫,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朱志姣 陈妍 贾佳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020/12/04/868359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