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理论学习|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编者按

日前,省委宣传部、省社会科学院、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在吉首大学联合举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理论研讨会暨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八届高端论坛。会上,10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成就、经验和意义,并就如何防止返贫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了意见建议。今天,湖南日报特摘发他们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1.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的光辉篇章

陈万球(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光辉篇章。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坚持与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打赢脱贫攻坚战意味着我国整体解决了绝对贫困现象。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扶贫济困历史同样久远。无数仁人志士为解决贫困问题进行种种探索,但都未能如愿。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打赢脱贫攻坚战,意味着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这一巨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史册。正如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所说,“在人类历史上,我们从未看到有那么多人摆脱了极端贫困”“这是中国的一个伟大成就”。

打赢脱贫攻坚战显示出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在波澜壮阔的减贫进程中,党带领人民创新扶贫机制,加强党的领导;创新扶贫方略,突出精准导向;创新扶贫格局,汇聚各方力量。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动员能力,体现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打赢脱贫攻坚战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我国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世界其他国家增强贫困治理能力提供了经验示范和实践策略。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的那样,“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2.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世界意义

龙运杰(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诗经·大雅》有云:“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更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对世界“四方”都有着重要意义。

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中国人民选择的正确性。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普惠群众的全面小康的建成,既是中国共产党居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必然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体现,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选择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道路的独特力量,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模式的道路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尤其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大成就,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选择。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事实。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向世界昭示了我国国家治理的重大成就,为讲好中国故事赋予了新的内涵。

为全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新的动力。在世界疫情尚未结束的背景下,我国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使“一带一路”经济列车展现出更大的发展机遇、为“一带一路”沿途国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使新型全球化拥有更为光明的前景。

3.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及其中国化进程

柳博(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早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开始了反贫困的理论探索,随后通过《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的论述,深入挖掘了贫困的根源以及反贫困的途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造成无产阶级贫困的最终根源,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相对贫困中体现着绝对贫困,绝对贫困也必然会表现为相对贫困,要想消除贫困就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统治,才能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党始终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反贫困坚定不移的目标,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反贫困的根本途径,坚持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视为反贫困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贫困事业,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五级书记一起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核心思路,由“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强化反贫困制度建设,全方位和多渠道构建监督体系和评估考核体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反贫困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全面小康和实现共同富裕、坚定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坚持对我国反贫困目标、途径、保障和方法的探索,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构建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和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减贫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全球减贫进程,坚定了全世界消除贫困的信心,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充分彰显制度优势

王学明(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2020年既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又是脱贫攻坚战从取得决定性成就到实现全面胜利的收官之年,唯有继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方能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决战脱贫攻坚必须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一是坚持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领导制度,严格执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责任制。二是坚持抓以党建促脱贫的体制机制建设,大力培养一大批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和作风硬的脱贫攻坚好干部。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实现脱真贫、真脱贫。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凝聚了最强大的合力。在决战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需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一是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二是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等等。三是注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输血”与“造血”并行,扶贫、扶志、扶智结合。

统筹城乡民生保障的制度优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了最深厚的民心根基。发展为了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向往幸福。在决战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必须充分发挥统筹城乡民生保障的制度优势,一是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二是继续克服疫情影响,落实一些措施比如组织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做好因疫致贫返贫人口帮扶等。三是多措并举巩固好脱贫成果,特别注意及时预防性帮扶存在返贫风险的人群,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四是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

5.脱贫攻坚精神 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中的价值

颜佳华(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顶层部署。两个部署在时空、场域、主体等方面具有高度重合性,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价值。

弘扬胸怀人民、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为乡村全面振兴引领政治航向。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党员,他们驻村扶贫、夙夜在公、奉献牺牲,体现出胸怀人民、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弘扬这种精神,有利于确定三农工作主旋律,为乡村全面振兴引领政治航向,即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弘扬顽强拼搏、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为乡村全面振兴构筑内生动力。实现全面脱贫,除了外部帮扶,还须贫困户自身的努力。脱贫攻坚战中,很多贫困户在社会各界的帮扶下不断释放“我要富”的韧劲与狠劲,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成功脱贫,体现出顽强拼搏、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一个人获得人生出彩机会的不竭动力。弘扬这种精神,有利于发挥农民在三农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为乡村全面振兴构筑内生动力。

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帮扶精神,为乡村全面振兴凝聚建设伟力。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得到全社会大力支持,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协同发力,建构了“三位一体”的扶贫大格局,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全社会广泛参与,东西部相互协作,凝聚起磅礴伟力决战脱贫攻坚,体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帮扶精神。这种精神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是中国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精神支持。弘扬这种精神,将为乡村全面振兴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凝聚起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的磅礴伟力。

弘扬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攻坚精神,为乡村全面振兴涵育荟萃人才。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各级行政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都签署了“军令状”,发誓“不打赢绝不收兵”。层层压实责任,啃硬骨头、攻坚拔寨,吹响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号角,体现出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攻坚精神。乡村发展事业须久久为功,弘扬这种精神可为乡村建设提供精神养分,涵育乡村全面振兴的优秀人才,从而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优秀人才保障。

6.坚守脱贫“四不摘” 筑牢返贫“防护墙”

肖映胜(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决战脱贫攻坚关键时刻,要集中力量啃下剩余脱贫任务这块“硬骨头”,也要重点关注脱贫户的返贫,坚守“四个不摘”,筑牢“四个防护”。

不摘责任,筑牢领导防护。脱贫摘帽并非一劳永逸,防止返贫也是提高脱贫质量的关键。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加大力度消除存量贫困,也要竭尽全力防止增量贫困,必须确保党总揽全局、协同各方,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进一步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坚持五级书记齐抓共管,防止脱贫人口再次返贫。

不摘政策,筑牢制度防护。脱贫主要得益于好的政策以及政策带来的制度保障,“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不仅是脱贫攻坚的思路、要求和路径,更是脱贫攻坚的大政策,真正解决好了扶持谁、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确保稳定脱贫、防止返贫,一方面要保持现有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频道不换、靶心不散;同时,要深化防止返贫的精准政策研究,对脱贫户、边缘户、监测户开展精准识别、精准施策,一个也不能返贫。

不摘帮扶,筑牢心理防护。实现贫困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亮点,但贫困村仍没能完全摆脱对扶贫工作队的依赖心理。尽管有的乡村提出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但脱贫村的基础和条件还未能完全具备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发展的能力。为了确保真脱贫、脱真贫,需要做到帮扶力度不减、工作队伍不撤。

不摘监管,筑牢考评防护。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建构了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为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为确保稳定脱贫,防止返贫,既要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扶贫干部队伍的监管与考评;又要加强扶贫工作全过程的监管与考评,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和指标考核,筑牢考评防护。

7.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吴怀友(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收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之际,我们不仅要深入总结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更要知来藏往、明见未来,推动脱贫攻坚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胜利。为此,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释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强调在解决好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后,可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史上的重大阶段性胜利,但这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反贫困斗争将是长期复杂的。只有把脱贫攻坚战阶段性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起来,将扶贫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谋划、一体推进,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农民的积贫、返贫现象。

二是脱贫攻坚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为了解决在部分先富进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现象,党和政府相继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新时代脱贫攻坚战,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就需要在解决部分人贫困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把脱贫攻坚取得的宝贵经验进一步转化运用到促进共同富裕上来,实现脱贫群众与全体人民一道走向共同富裕。

三是脱贫攻坚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化的核心、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在贫困人口中,有的长时间陷于贫困不能自拔,与其思想观念、文化素养、意志品格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加强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所以,在扶贫全过程中都要加强人的现代化教育,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否则,即使一时脱贫还可能陷于新的贫困,即使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将是低水平的现代化。

8.为决胜全面小康营造浓厚理论氛围

贺战兵(湖南教育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教授)

创新和壮大“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宣传,这是主流媒体的政治使命,更是必须完成好的时代答卷。今年,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营造浓厚的理论氛围,省委宣传部组织策划创作大型理论节目《小康之大》。现就如何创新全面小康重大主题宣传,解码小康之“大”,谈几点意见。

以小康之大的逻辑特征,深入破题。小康之大,“大”在哪儿?这至少具有以下四个逻辑特征:一是小康理论是一个从最初的概念设想到不断清晰明确的社会理想的认识过程;二是小康实践也是一个从历史探寻到现实追求的坚守过程;三是小康社会建设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创造过程;四是小康社会建设更是一个从举国决胜决战、全面建成到融入世界进程、影响世界发展的过程。

用历史眼光、全局视野和全球思维,深挖主题。小康之大聚焦的是“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追求、建设到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第一,小康之大,梦想很大。小康梦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是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千年梦想。第二,小康之大,意义很大。全面小康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的一步。第三,小康之大,任务难度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拥有十四亿人口,绝对贫困人口近一亿,实现全面小康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第四,小康之大,取得的成就大。全面小康宣告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伟大成果,对于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创作理论节目《小康之大》,就是将“有意义”的内容通过“有意思”的呈现和“有意识”的传播,展现主题。《小康之大》定位为“宣传新思想、解读全面小康、面向大众的电视理论精品”,采用以融媒体为手段,以理论为底色,集新闻、文艺、访谈等为一体的创作策略。一要坚持内容为王,做到主题鲜明。二要形式创新,做到出新出彩。三要匠心制作,做到精彩呈现。四要大屏小屏,实现融合传播。

9.以乡村振兴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

叶利军(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于今年5月首次提出、以后多次强调的重要论述。我们应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乡村振兴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丰富产品来源。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的结构骨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仅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而且延伸到生态旅游、体验旅游等第三产业。我们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农产品结构,有效增加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产品需要,拓宽循环体系的源头。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升产品质量。生产体系是现代农业的动力支撑。我们要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现代农场、现代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推进农产品的绿色化生产和智慧生产,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畅通流通渠道。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的运行保障。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影响,我国农产品的网络营销迅速发展。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善和创新经营体系,加强经营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畅通农副产品流动渠道。

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拓展市场规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我们要建立和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完善农村“三权分置”,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引导资本、人才往乡村流动,带动就业和投资结构改变,拓展农村市场规模,开发市场潜力。

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加发展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向农业科技创新要答案,推动量子科技等高新科技应用到乡村振兴战略之中,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10.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黄秋生(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要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推进战略实施,党中央近三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次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毋庸置疑,作为新时代的重要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大举措,是发展“三农”事业的奠基石。

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强起来”。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三农”事业指明了方向,解答了我国农业如何“强起来”的问题。一是“靠科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农业“强起来”提供动力;二是“提质量”,以质量为目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走质量兴农之路,为农业“强起来”保驾护航;三是“抓改革”,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加强管理调控措施,为农业“强起来”破解难题。

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美起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都是对农村“美”的要求。要“重绿色”,发展绿色农业,整治环境卫生,提升村容村貌,逐步加强生态建设,打造新农村的容貌美;要“强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有效的治理,实现基层乡村的行为美;要“促文明”,加强农村乡村文明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文化的农民群体,达成广大村民的心灵美。

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民“富起来”。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短腿,只有农民富裕了,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要一“保土地”,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为农民“富起来”奠定基础;二“供动力”,促进农业农村新动力,发展新业态、新产业,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农民“富起来”增添动力;三“培队伍”,大力推进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懂二爱”的工作队伍,打造专业的干部队伍,为农民“富起来”提供保障。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肖拓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