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陵优秀科技工作者⑨丨马文华:科技作舟 小蘑菇“摆渡”扶贫大事业

编者按: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武陵区科协推介一批在全区各领域涌现出来的贡献突出、事迹感人、体现新时代精神风貌的科技工作者典型,激发科技工作人员创新创业的热情,形成奋发向上、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为“建设美好武陵,打造产业强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317000471263279736.jpg

马文华带菌农查看菌棒。

红网时刻常德记者 郑江晖 通讯员 赵勇维 报道

马文华,常德市永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积极研究探索食药用菌良种培育、疫病防治等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种植效益,带动广大农户发展羊肚菌、灵芝产业,为武陵区菌类产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马文华从试验示范,到技术研究,到技术推广,他都创新进取、尽职尽责,在农村科普工作及科普惠农中,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被评为武陵区“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是武陵区的科技致富带头人,为兴菌富民做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643226727726593403.jpg

马文华进行实验。

马文华毕业后下决心学科技、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经过多方考察,他瞄准了大有市场潜力的食用菌产业。2011年,他报名参加了中国食用菌协会的食用菌专业课程,同时利用空闲时间,搜集食用菌专业书籍,在初步掌握食用菌生产知识后,开始食用菌生产。

并且,他坚持边实践、边学习,苦心研读,到河北、山西等地考查学习,与上海农科院、浙江农大、华中农大等20多家科研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引进、推广新技术。

经过多年的艰苦磨炼,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先后总结出了食用菌各品种和各种原料的高产配方,为食用菌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

创新进取,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QQ图片20200530183114.png

食用菌大棚。

马文华的企业通过不断探索,引进并采集当地种质资源进行驯化,培育出了“灵育一号”、“灵育二号”、“灵野一号”等优良平菇品种,填补了无本地菌株的历史。随后,还深入研究,突破了传统复杂的熟料生产工艺,独创了先进的袋料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这项技术现已被广大菇农广泛采用,为菇农节约成本15%-20%,生产成功率达98%以上,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与劳动强度,又增加了经济收益。

20多年来,马文华的企业先后对羊肚菌、灵芝等中药材10多种食药用菌进行引进、研究与推广,填补了武陵区及周边市场菌产品供应的空白,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在对各种农作物秸秆、工业废渣、畜禽粪便等资源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后,通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了适合各品种食用菌栽培的高产配方,为菇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提供了技术保障,经多点试验,亩效益达到5万元以上,是粮食作物的20倍,比温棚蔬菜高出2倍左右,为以后开展创业及带领菇农走上富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示范带动,实现共同富裕

QQ图片20200530183340.png

长势喜人的灵芝。

为了把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和掌握的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市、区科协的支持下,马文华于2013年在武陵区芦荻山乡投资建厂,开展食用菌示范栽培,使菇农和周围农户看到食用菌产业的效益和前景。

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食用菌产业由小到大地发展起来,他坚持走公司+科技特派员+研究所+协会+示范园+农户的发展路子,2017年初,申请并加入了科技特派员队伍,同时筹建新型食用菌科技示范园。他在技术上无偿支持,同时提供资金帮助。在马文华的带动下近年来户当年人均纯收入15100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010元。同时以菌类产业扶贫户数87户,人数188人。

马文华并不满足于目前现状,为把羊肚菌、灵芝产业做大做强,他正探索新道路,建立羊肚菌、灵芝标准化种植基地,把武陵区羊肚菌、灵芝产业推向标准化、规范化,创造武陵区羊肚菌、灵芝产业新品牌。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宣传科技兴农与农业产业化知识,真正发挥了一一个农村科普工作者的模范带头作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郑江晖 赵勇维

编辑:张军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020/05/30/730282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