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帽湖村的大棚蔬菜基地。
在彭家洲村家家红万亩柑橘种植基地,村民们在育苗。
在彭家洲村,朝鲜蓟长势喜人。
红网时刻记者 黎鑫 常德报道
四月的春风拂过位于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的祝丰镇,一股带着翻新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与花香的味道,在空气中酝酿。
走进祝丰镇毡帽湖村,标准的蔬菜大棚排列有序,村民们在棚内锄草、施肥,菜苗长势喜人。“我们这的秋延辣椒可是一绝,市场上经常卖断货。”村支书吴志军只要一谈起村里的产业基地,就会迫不及待地夸赞起他们的秋延辣椒。
因为,毡帽湖村在没有兴起大棚蔬菜之前,村民们按照祖辈们栽种的沿革,习惯在田地里种上水稻、甘蔗等农作物。直到镇里大力推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秋延辣椒便成为了村里的“金疙瘩”。
毡帽湖村土地平坦、土层深厚、水源充足,是发展种养殖基地的绝好地方。村民付建军是村里种植秋延辣椒的带头人,2013年,他建了一个2亩多的大棚,一季大棚纯收入就超过1.5万元。“种了大半辈子地,头一次发现种地也可以赚很多钱。”付建军说,当时他的成功尝试,在村里“一石激起千层浪”,村民们纷纷开始改变传统思路,向蔬菜种植转型。
2014年,随着村里种植蔬菜的村民越来越多,毡帽湖村成立了果蔬专业合作社,开始大规模、专业化种植秋延辣椒、黄瓜、苦瓜、豆角等农作物。
“我们常德人春、冬两季吃的辣椒主要是依赖海南、安徽两省的货源。”吴志军介绍,如何让本地辣椒越冬,让常德人秋后吃辣椒不再依赖别人,成为合作社的主攻方向。经过不断摸索,在隆平高科专家的帮助下,毡帽湖果蔬专业合作社终于攻克了秋延辣椒种植的关键技术——保鲜。
截至目前,毡帽湖村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1500余亩,每亩可实现6500余元的收益。同时,村里的水产基地、生态种植基地也办得风生水起,村里产业占地面积占到全村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开始返乡加入种养“大军”,产业兴旺、村庄美丽,成为了毡帽湖村的“代名词”。
如果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打好乡村振兴的“第一仗”,那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促进产业融合,无疑是打好乡村振兴的“关键仗”。在这场“关键仗”当中,西洞庭人走在了前面,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和风采。
“土不要压在太紧,嫁接口要留出来。”在彭家洲村家家红万亩柑橘种植基地,技术员刘建文时刻叮嘱村民们注意育苗的各种细节。
2018年初,常德家家红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的模式,在祝丰镇流转了1万亩土地种植柑橘,其中彭家洲村有3300亩。根据规划,柑橘基地走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即待柑橘成熟时,公司将对柑橘进行深加工和包装,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旅游产业。
“以前村民分散种植柑橘,品质和数量都得不到保障。”在育苗现场,常德家家红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峰透露,柑橘基地将引进以色列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现代化防虫除草装置,实现种植防治全自动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提升柑橘的品质和产量,还能增强抗风险的能力,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目前,柑橘基地尚处于育苗阶段,1年后即可移植栽培,3年后挂果,7年后到达丰产期。届时,基地的柑橘亩产将达8000斤,按照2018年的价格,每亩柑橘地可实现5000余元的收益。在柑橘基地工作的村民,年均可增收近3万元。
然而,这并非彭家洲村首次走“产业兴村”的路子。早在2005年,该村便引进了地中海沿岸作物——朝鲜蓟,这种作物种植周期短,国内市场紧缺,经济效益高。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全村已有数百亩基地,并实现产销一体化管理模式,每亩基地可为村民带来近2000元的收益。
“乡村振兴,归根到底还是得靠产业来带动。”祝丰镇党委书记吴籽剑深有感慨地说,每个地区的地理、资源和人文都不相同,只有充分挖掘特色资源,推动产业融合,才能让村民们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享受到发展红利。
来源:红网
作者:黎鑫
编辑:郑江晖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