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忆童年下雪时

12.jpg

昨天,太浮山上吃凌ger的视频发出去以后,朋友们纷纷留言点赞,一下子将我的思绪带回了童年。

“过了八月半,看牛儿围绕坎边转”。爷爷在世时经常给我们说这句话,那时的我也就7岁左右的光景,不太懂。只记得,冬天跟随爷爷从牛棚里牵牛出来喝水后围绕牛棚周边田野打转转时,感觉全身特别的冷,不想动。

一到冬天,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看下雪。

记忆中生产队的牛棚建在砖窑旁边,全是茅草房。洁白的雪花将茅草屋遮挡的严严实实,白的刺眼,鸟儿躲在茅草屋内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牛儿在茅草屋内啃着干枯了的稻草。一根一根的冰凌ger倒挂在茅草屋下面,甚是壮观。

随手一掰,一根粗长的冰凌ger便落入手中,那是刺骨的冷,但心情是无比的爽,觉得冬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把冰凌ger含在嘴里,用牙齿一咬,脆嘣嘣的响,冷得大声的叫嚷,满队的小伙伴都到牛棚这儿来掰凌ger。

2365.jpg

乡下的雪下得比较大,雪融得也比较迟,一眼望去,田野上是白茫茫的一片,偶有几只鸟儿飞过,给天空点缀一点生气。堰塘里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块,大人们挑水做饭也得拿把锄头,敲开冰面,才能将水挑回来。

乡下的狗在冬天是最欢跳的,无论白天黑夜,他总是叫的最欢。白天,晒场上,田埂上,稻田里,到处都是狗爪印,遇到生人来,一狗开叫,那是满队狗吠,直到来访者进了家门,主人吆喝,狗吠声才慢慢停息下来。

乡下的鸡在冬天和狗比起来,幸福指数可就差远了。雪融化之前,大人是不会将它们抛出去溜达溜达的,为啥?吃了雪的鸡儿来年开春是不会下蛋的,这对家里来说是一大损失。唯有出大太阳之后才将其抛出来撒欢。

乡下的牛儿在冬天是最最舒服的,得伺候它吃它喝,还得牵着它们出来溜达溜达,以免吃饱了消化不良。记忆中每逢下雪未化之时,祖父便和队里其他的爷爷辈一起,一牛一孙一爷爷,行走在乡村田野上,胆子大的就坐在牛背上,胆子小的就牵着牛儿走,有说有笑,遇到平坦处,小孩们便在一起随手捏几个雪坨坨,干雪仗,直到父母打长喊喊回家吃饭,才收队回家吃饭。

乡下的冬天,生活简朴,大都是萝卜白菜为主,肉是奢侈品,不到年三十几乎是看不到肉花花的。倒是米儿糖家里还是储备的有。

印象中,熬制米儿糖要一天的样子。先是把生好的麦芽子和米一起在锅里煎水,到一定程度后用包袱包好过滤,过滤之后然后放到锅里用火煎煮,不停的用木棒搅合,当水越来越少时,便开始取糖。嫩火取的就叫搅搅糖,轻轻的用筷子一搅就可以吃,据说心脏病的人吃了有好处。老火取的就是老糖,把扯糖的耙子安好,鲜红鲜红的老糖随着不停的拉扯便满满的变成了白糖,冷却过后就成了打白糖。将用砂炒熟的米泡儿和打白糖合在一起在锅里加热,顺手撒点芝麻、橘子皮之类的东西,然后起锅在门板上拍打刀切,香喷喷的米儿糖便成了大人小孩的美餐。瓜子花生水果对乡下人来说,那时还是奢侈品,唯有米儿糖成了寻常百姓家的待客品。

34.jpg

乡下的冬天,虽然冷,但很温情。左邻右舍往往能坐在一起烤火扯家常,也不存在麻将扑克之类的娱乐,印象中,老人们打打欧经,至今还记得上大人、孔乙己的字牌,父辈们打打骨牌,天地人和的点点牌,即使不兴钱,玩的也不亦乐乎。

乡下的冬天,虽然清闲,但也很忙碌。趁着农闲时光,整理农具、田土、淌肥,一刻也不能放松。“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来年种什么,栽什么,都要早做盘算,大年三十的夜晚观天象,是乡下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因为在他们心中根据天象来可以决定来年是种棉花还是黄豆等等。

而今的我早已离开了农村栽田拱土的日子,但我的根我的魂还是和我的祖辈们一样,没有离开过农村。我时常问自己,奔六望七的人了,何处是故乡?

是啊,何处是故乡?问问你,问问我。

作者:中共临澧县委宣传部 龚文君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龚文君

编辑:李彩虹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646845/66/1346660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