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丨以改革之力,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江竹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民的幸福安康。从公报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出了党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对民生问题的精准把脉。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这一系列举措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田。改革不是冷冰冰的政策调整,而是充满温度的人文关怀。它不仅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更要着眼于长远,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教育到医疗,从住房到养老,每一项改革都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都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广大党员干部应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务实笃行、真抓实干,将改革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既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远见卓识,又要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精神。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善于倾听民声、汇聚民意,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改革的“风向标”,把群众的期盼转化为改革的“施工图”。同时,还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创新,让改革的智慧之源充分涌流。只有这样,才能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让改革之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精准施策、以点带面,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无论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都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确保改革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贴近民心。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共享成果,共筑幸福美好未来。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要求在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共享成果,不仅体现在物质财富的增加上,更体现在精神文化的丰富、生态环境的改善、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等各个方面。要通过改革,不断缩小城乡、区域、行业之间的发展差距,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改革发展的红利。同时,还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人民群众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在共享成果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拓宽群众参与渠道,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来源:红网

作者:江竹轩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646841/66/1412267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