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2月17日讯(通讯员 贵安)花山社区是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柳叶湖街道的一个行政村,因漫山的映山红得名。社区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可谓“半是青山半是湖”。走进社区,大大小小的沟渠、堰塘、溪流和湿地既承自然风骨之势,又得精心布置之利。清澈碧透,鱼虾嬉戏,绿意环绕,令人向往。
整改前后对比照。
成也是“河”,败也是“河”。过去的花山只能说山清,却不能叫“水秀”。沟渠乱开,淤泥陈塘,溪流干涸,垃圾入水……反差之大,令人咂舌。那么如今一副生态美卷,有啥“窍门”?其实河长制的私人订制,就是“窍”。柳叶湖辖区内的河流,都有一份河域治理的定制“套餐”也就是专属实施方案。只要跟着定制方案扎扎实实搞,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花山社区内流域治理属七二桥港流域工程的“定制套餐”,定制特色除因地制宜外就是“双保险”。定制方案里,目标有2个:一个是总体目标,一个是具体目标,这就为政策落地开了好头。对照具体目标,一条条的干,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定制方案里措施有2类:一个是整治措施一个是保障措施,整治措施就是具体方法,保障措施就是监督完成。方案既定,笃行不怠。
“小河无水大河干”,想方设法把水留住。要水留下来,实现小微水体增量,重要的是提升蓄水能力。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花山社区内的沟渠疏于日常管护,泥沙淤积,有的甚至完全被水草覆盖,能留住的水少之又少,一度成为相当让人头疼的问题。自2021年9月起,柳叶湖街道就对花山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造、治理工程,大刀阔斧对辖区内的沟渠塘坝进行了全面清淤疏通,使其蓄水量处于理想状态;为了减少水分流失,清理小型山塘5个,疏通沟渠3条,硬化沟渠约1.5公里,沟渠清淤约5.5公里,并在塘坝周围设置围堰和导流措施,原本淤泥堆积、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小池塘、山塘、沟渠,逐渐构成“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美好环境。
“大河有水小河满”,水体联通打好组合拳。储蓄水源、涵养水土、治理污染从来都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为了让辖区内的各小微水体形成功能综合共同体,在花山社区还建造了4块大型人工湿地,连接起自然和人工水系,形成了互通互联的一大张水网体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活”起来之后,水体生态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实现了小微水体发展的良好转型。
“污水变清润民生”,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为此花山社区建造了一座大型污水处理设施,同时打造了10块人工小湿地,种植了大量的水菖蒲、枯草、睡莲等有净化功能又具观赏性的水生植物。为保持治理成效,社区建立健全河道保洁及垃圾入河日常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河道巡查员、监督员和保洁员及民间河长的作用,落实河道保洁分片负责制,明确河段保洁责任人,形成河面、河岸统一管理的局面;同时建立和完善绿化后期养护管理制度,按照社区属地管理为原则,明确管护主体,落实专人负责监管,及时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战鼓催征,方案先行。近年来,柳叶湖街道对辖区内河湖流域大摸底,并制定专属实施方案,将河长制工作向村级推进、向院落延伸、向小微水体拓展,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率先大力实施小微水体治理样板区建设,并逐步实现规划全覆盖。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贵安
编辑:李彩虹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