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5月4日综合(常德日报记者 姚懿容 通讯员 姚婉)53岁的刘优群生活在一个大家庭,祖父有兄妹13人,目前家庭成员达200多人,家家都有长寿老人,“孝老爱亲”的传统代代相传。
“‘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是祖辈立下的家训。”4月3日,刘优群在采访中说。父亲熊跃宙尽心赡养岳母50多年,直至岳母92岁离世。刘优群从小就耳濡目染整个家族的孝道善行,致力成为传承家风孝道的典范。
刘优群任职鼎城区郭家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这些年,他一边担负着繁重的工作,一边赡养七八十岁的父母、岳母,还对失去一双儿女、年迈体弱的乡下姑父姑母不离不弃,至今已照顾他们30多年。在街坊邻里眼中,“这家人上慈下孝,睦邻友好,乐于助人”。
刘优群兄弟三人都是外祖母一手拉扯长大的,对外祖母的感情特别深厚。外祖母90岁那年患了老年痴呆症,为了唤起老人的记忆,刘优群每天早晚都陪伴外祖母,不厌其烦地给她讲过去的故事。外祖母行动不便,他就买来轮椅,每天下班后推着老人散步。外祖母大小便失禁后,他不怕脏不怕累,给老人擦洗身子。老人每次生病住院,都是他背着去检查,妻子范凤霞陪在医院照顾。父母看到他们夫妻俩忙进忙出,心疼地说:“这本来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真是难为你们了。”刘优群夫妻俩却说:“你们都是需要侍候的人了,今后就不要再讲这些啦。”
外祖母去世后,刘优群担心长辈们心情不好,便利用周末时间陪父母去张家界看山、陪岳母去柳叶湖看水、陪姑父姑母去瞻仰毛主席故居……让老人们的心情得到缓解。
俗话说长兄如父,作为家里的长子,刘优群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三弟智力残疾,年近五十,生活不能自理,偶尔还有暴力倾向。刘优群每天按时接送三弟去残疾人学校读书,经常到学校了解三弟的情况。三弟不愿到理发店理发,他就买来工具,自己动手帮他理发。三弟的衣服、书包被学校淘气的孩子撕坏了,他就要妻子给他缝补,耐心哄劝委屈的三弟,直至他笑逐颜开。
几年前二弟夫妻离异,在部队服役的侄儿曾一度颓废绝望。刘优群及时与部队取得联系,给侄儿做思想工作,让他面对现实,安心服役。从此,他把侄儿看得比自己的孩子还重,经常嘘寒问暖,使侄儿感受到了亲人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
在儿子刘伟桥眼里,刘优群夫妻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在生活上,母亲做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对自己的人生和工作,父亲特别严厉。刘伟桥说,自己曾想要父亲找找关系,把自己和妻子调到离家较近的城里工作,可父亲就只一句话:哪里不是工作,靠自己努力吧。
多年来,刘优群和家人用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用勤劳、善良、纯朴继承和发扬着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孝老爱亲”在这个家庭蔚然成风,根深蒂固。
来源:红网时刻常德站
作者:姚懿容 姚婉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