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交通让城市更美好

  红网综合 据常德日报报道 1月7日,家住市城区紫桥社区一直跑摩托车出租的郑师傅告诉记者,自去年12月26日城区开展交通秩序整治以来,郑师傅就摆起了水果摊,收入较以前稳定多了。据郑师傅讲述,3年前,他携家人从汉寿农村来到市城区打工,后来从事摩托车出租业务,一个月能挣两千多元,收入可观,但这种生意总不是那么正当。想起去年3月发生在火车站前路段的一起交通事故,他至今还心有余悸。那晚8时左右,他在火车站载了一名乘客准备走武陵大道去武陵阁,没想到撞倒一位老人,结果赔给了他3000多元,一个月挣的辛苦钱就打了水漂,“要是当时把老人撞死了,把全部家当都赔进去还不够。”现在交警部门下大力禁止摩托车载客,他鼎力支持,他说这看上去是断了一些人的饭碗,其实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这是好事!

  易军一直在广州的某律师事务所做会计师,妻子芳芳在市城区做美甲,看到常德发生的变化,他决定选定一个社区让老婆开家美甲店。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他说,城市的发展一定会让城市变成一个个以社区为大单位的圈子,当去商业中心面对停车的问题后,居民一定会把消费向社区转移,当社区的商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时,店租等成本相对比较小,易军认为这是在社区创业的好机会。

  周小珺家住柳叶湖车站附近,以前她每周都要去大润发超市两至三趟,除了采购生活物品,有时只是想随便逛逛。而每到周末,她便约好三五好友驾车去市城区步行街逛街吃饭。市城区禁停以后,她屡屡感到停车不便,不论是生活物品的采购还是逛街的频率现在都大大减少。遭遇停车困惑的她把视角放在了挖掘社区以及周边的便利店和服务业上。今年以来,周小珺每天傍晚吃过晚饭便和丈夫或者邻居一起散步,有时会步行到附近的人人乐超市,每天都可以在散步的过程中买到所需的物品。周小珺告诉记者,市城区的交通整治让她发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由于禁停,她开车少了,却和丈夫亲近沟通的机会变多了,和邻里之间相处的机会也多了,走走路散散步同时又把身体锻炼了。

  因为禁停等交通整治,很多老百姓的生活悄无声息开始了连锁反映,春节后关于停车、摩托车、公交车、出租车、渣土车、垃圾车、货车超载、行车秩序、非法营运行、非机动车的“八大整治”更将全面铺开,到时候这个城市的交通变化将更大,这些变化不仅仅关乎车,更关乎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也许,我们的车停在车库的机会会越来越多,也许我们的腿会越来越勤,而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1月4日,记者在市城区两项整治的抽查采访中,随机对市城区的来往车辆车主进行了调查。车主晏小姐今年29岁,刚买来一辆小轿车,上牌不久就遭遇城区重点街区禁停,对于她这个开车新手来说找停车位就成了老大难的问题,“买车的目的就是图个方便,现在这种感觉我可一点没找到,反而是感觉更麻烦了!”

  车主刘女士驾驶的一辆本田小轿车,正准备停在建设路建设银行门前,还没下车,一名交通劝导员就向其走来,要求她开车离开,并告知此路段不能停车。刘女士要求通融一下,解释说只需要1分钟,取完钱马上就走,两人争执不下,最后刘女士生气离开,留下一句“而今取个钱都这么麻烦,你说我这时候把车停到哪里去,这里到处都禁停!”

  “三改四化”“路改”之后,由于老城区人口密集,道路狭窄,老建筑无配建停车位,随着交通秩序大整治的展开,市城区停车问题同样成了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为将停车管理矛盾降至最低,2013年12月23日,在市政府603会议室,市委常委、副市长卢武福召集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体育局、市物价局、市文广新局、市交警支队、市城建投、市城市公用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等部门负责人,就市城区停车管理相关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多项举措并举都将引导市城区的有车族找到适合自己的停车位,1月15日以前,江北城区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上将施划6000余个停车泊位,其中主次干道上5362个,金钻广场和高山街商圈里面332个,其他小街小巷360个。另外还将新建一批公共停车场。包括在新老体育馆、博物馆、诗墙公园、市第一中医医院、武陵大桥和桃花源大桥桥下等地,在保障原有功能,保证群众基本健身的情况下适当施划停车泊位。春天百货、新一佳超市、新华书店、梅尼广场(部分)等被挪用的地下停车场也将尽快恢复。

  从散漫的随心所欲想停就停到有固定地点的停车,这种习惯的转变对于有车族来说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去调节。但对于整个城市的面貌和老百姓的出行而言,则是一件锦上添花的好事。

  “哎呀,罚么得钱,又不是我一个人不走斑马线……”1月7日上午9时,在市城区武陵大道与育才路交叉口路段,两名186联防人员对一名不走斑马线的市民进行劝导并开出罚款单时,遭到了女子拒绝。最后,186联防人员只好对她进行了警告教育。据在这里执勤的186联防人员介绍,自去年12月26日开展交通秩序整治以来,他们每天在育才路口至武陵阁路段巡逻执勤,劝导行人不走机动车道,不乱穿马路,每天查处的行人违法行为近百起,而真正能够实行罚款处罚的很少。因为部分市民支持配合,而有部分人不理解,拒绝接受处罚的时有发生。

  2013年12月26日,全市交通秩序整治行动首日,交警将郭某违停的小车湘J3N363拖至停车场。12月27日,郭某找来朋友刘某成,一起去交警部门强制停车的停车场找车。因停车场工作人员较少,刘某成找到车后,趁机驾车快速驶出停车场。当在大门外等候的郭某准备上车时,停车场工作人员王小莲发现后立马上前进行制止,但刘某成不听劝阻,执意驾车驶离,王小莲紧拉着车辆副驾驶的门把手,被拖行几十米后摔倒在地,刘某成才刹车。此时,停车场其他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迅速将王小莲送往医院并报警。

  2013年12月29日12时许,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民警徐进利和5名同事,在市城区育才路口执勤时,发现在等红灯的一辆牌号为湘J17511的面包小车的车牌严重模糊。一名民警立即拦下,要求驾驶人吴某出示驾驶证,没想到吴某极不配合,也不下车接受检查,在红灯变绿灯后,吴某驾车冲关逃逸,导致一名交警因闪躲不及,脚被刮伤。民警徐进利驾驶警车跟踪追击,一边通知前方路段执勤的副大队长张帆实施拦截,没想到张帆和民警也没有拦截成功,吴某继续冲关驾驶小车向朝阳路方向逃逸。张帆立即驾驶警车追上,加上赶来支援的另外两辆警车一路追击到朝阳路北纺市场门口,终将吴某小车逼停,迫使其下车接受检查,并将吴某交至城西派出所处理,吴某因妨碍执行公务被行政拘留5日,交警部门将对其违规驾车做出进一步处罚。

  截至1月7日,货车违法1054起,摩托车违法550起,其他机动车违法3711起。据交警部门负责人介绍,自城区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大部分市民表示理解支持,但有部分市民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发生暴力抗法现象。

  “三改四化”中的“路改”经历五个多月,在2014年的春节来临之前临近尾声,常德的老百姓开始享受“路改”带来的成果,的士司机说现在的路跑起来节油了,私家车主说车噪小多了,车的损耗也变小了,可正在这高兴的时候,交通大整治开始了。截至1月7日,14天来,市城区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3202起,其中,车辆违停7824起(拖离违停车辆253台,锁车985台)。“禁停”成了近段时间来最眼熟和最耳熟的一个词。正是这一禁令让城市变得不那么拥挤和透气,很多老百姓乐了,可是有车族的阵痛也开始了!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86/2014/0109/12357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