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综合讯 据常德晚报 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我们身份的标志,也是我们手上的一张名片。展开这张名片我们最喜欢的头衔应当是:泛湘西北区域中心城市。
常德扼守沅澧两水的出口,素有“荆楚要地,黔川咽喉,湘西门户”之称。水运时代,沅澧两水上游对常德大码头的向往溢于言表。随着铁路、公路网络的发展,交通格局变化、行政格局的变化带动了经济格局的变化。怀化在呼啸的火车声中崛起,益阳在长株潭城市群的辐射下得近水楼台之先,常德再不用实力说话将会有边缘化的危险!
区域中心已不完全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必定是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来确定其中心地位。按照城市发展理论,在特大城市群边缘必然有一批次生中心依层级分布,常德城刚好可以填补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贵阳城市群、重庆城市群所形成的空洞地带,我们的影响和辐射不仅是益阳、怀化、张家界、吉首,还可对湘鄂黔渝边区的湖北的宜昌、荆州、恩施,重庆的黔江区,贵州的铜仁形成辐射影响。所以在原先所表述的“湘西北区域中心”前加上了一个“泛”字。
新一届市委在六届七次全会上提出的“打造一个中心,推进两个转变,实现三个翻番,建设四个常德”的总要求,就是要通过提升常德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来确立常德的“泛湘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常德是一座不服输的城市。新常德新创业的开山之作,果断地放在了城市升级改造上。仅半年时间,便一口气大修了207条大街小巷,先把属于城市良心工程的给水、排水、燃气、电力各种地下管线设施,一一归置到位。再把地上路网全部改为沥青路面,同时进行改造的还有慢行、公交优先道和街面的绿化、美化、亮化。与此同时,73002户棚户人家进入改造计划。如果把这次的大动作比喻成一个家庭的大装修,以上这些项目尽管动静大但我们还觉得有点常规。重点在品质享用,而“水城常德”概念的推出,却像一束夺目的聚光,让新常德的版图顿时灵动起来。
上天把常德生在了水乡,沅江、柳叶湖、穿紫河、护城河、新河、枉水河,以及大大小小的水塘,在我们眼中成了司空见惯的一种地貌现象。水多还给我们的建设带来烦恼,我们建设中更多地追求路网的横平竖直,街区整齐,这些年不知填平了多少水面建楼修街,城内曾有的那么多天然水面,如今只能在地名中诵读:贾家湖、水巷口、白马湖、紫桥、北堤、乌龙港……
有水的城市总是充满诗情画意。世界宜居城市都在江湖之滨逐水而立。瑞士苏黎世市沿利马特河两岸布局,逐苏黎世湖而居,杭州市沿钱塘江两岸蜿蜒,滨西湖而居,维也纳城沿多瑙河两岸发展……这次常德的“三改四化”工程在武陵区、鼎城区、经开区、柳叶湖区同步进行,想要的就是一江两岸,滨湖生活,水城特色。当穿紫桥、武陵桥、七里桥、柏园桥同时拆除重建时,从规划图中我们读懂了决策者的思想,把水面突出来,让桥成为风景,不由让人想起卞之琳的一句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水城常德,要让每一个水与岸的交汇处都成为一道风景,常德人每天将在水安、水净、水亲、水流、水游的水城里享受生活。
常德作为一座千年古城,向现代化进军的时间并不长。
改革开放之前,常德城区的主街只有人民路和建设路,是改革开放让常德城有了从南方县城模坯里脱胎的强烈愿望。1988年撤区建市给了常德向现代城市进军的冲动,随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建成了洞庭大道、武陵大道、沅安路、体育中心、柳叶湖旅游度假区……2008年我们提前启动《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修编,4年时间出台《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上演了城市再一轮扩张发展的好戏。柳叶大道、皂果路、常德大道、朗州北路、白马湖文化公园、大阳山景区……常德城就像我们的孩子,不知不觉中一圈一圈地长大。伴随城市长大的,还有一块块奖牌: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华诗词之乡、国际花园城市、国际人居环境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交通模范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国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常德人每背回一块奖牌,都会被自己感动一回,因为每一个荣誉的获得,都是那么的不容易。好多次外出归来,我们都会由衷地说一句“还是俺常德好”。这话说得多了,便生出了一点自恋、一点满足、一点懈怠,忘记了我们是乘坐在中国城镇化高速前进的列车上,全中国的城都在加足马力向前。曾经前来常德取经的株洲市,仅几年工夫便破茧成蝶,两城的高低差距翻了个边。
如果把近半年常德人使用的词汇进行排队,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无疑是“三改四化”。这是新一届市委班子确立“新常德新创业”发展思路后的开山之作。
常德市民对这一次的城市升级同样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希望这脱胎换骨的大手术之后,常德城能够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记者 刘雅玲)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刘雅玲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