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综合讯 据常德日报 “着力提升我市小餐饮常态化管理水平,我们要用扎实行动给市民‘看得见’的餐饮食品安全。”12月5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文斌就文明创建工作接受市级媒体采访,面对记者发问他这样承诺。
在城市文明创建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五小门店”中的小餐饮。我市城区现有小餐饮单位3600多家,约占餐饮单位总数的70%。小餐饮分布广、数量多、流动性大,经营场所面积小、条件差,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不高,一直是食品安全的高风险区域,也是监管的难点。为实现小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该局从2011年承担起餐饮监管职能以来,积极探索实施“抓机制、建制度、勤防范、重整治”的小餐饮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持续改善小餐饮店卫生和餐饮安全状况,在今年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未丢一分。
总结经验,朱文斌认为,首先是建立健全了机制。我市从政府层面建立起市级、区县级、街道(乡镇)、社区、部门单位、企业自身等6个管理责任体系,坚持“属地负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社区、街道或乡、村级单位的监管作用,织密网眼、下移网底,建立起“纵横交错、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小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初步形成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小餐饮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
其次,该局以抓整治为突破口,将小餐饮纳入分类管理。朱文斌表示,对那些加工场所条件差、确实无力投入的小餐饮不应实行“一刀切”,而是要区别对待,摸清情况后采取综合措施。对因环保、产权等原因无法办理许可证的经营户,报请政府(管委会)组织有关部门分类解决,劝其从事其他经营项目;对卫生条件差,但具备整改条件的经营户,按照“布局基本合理、设施基本齐全、制度基本完善、安全基本保障”的原则,督促并指导其整改,合格后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或临时许可证;对拒不整改或者不具备整改条件的经营户,报请政府(管委会)组织相关部门予以取缔;对于被取缔的无证餐饮经营者,可采取社会集资、政府督办、有偿出租的方式开展小餐饮市场试点,促进小餐饮全面提升改造,从而达到“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
“差的要整治,好的要示范。”朱文斌告诉记者,他们在以往基础上,今年继续开展示范县、示范街、示范单位和示范社区餐饮示范创建活动,创建了一批小餐饮示范店,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部分小餐饮经营者不诚信现象在现阶段还比较突出,所以加强培训教育十分重要。朱文斌认为,要充分发挥街道食品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宣传指导作用,实施新法规入户告知、现场指导、管理备案,使从业人员掌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规范从业行为。同时,对违法、违规经营者要实行“黑名单”制度,加强诚信建设,督促小餐饮单位诚信经营。
“我们今后将加强信息公开,监管部门的工作、各种案件、各类知识、诚信与不诚信的经营者名单,都要让市民看得见,大家才会真正有安全感。”朱文斌坦言,餐饮食品安全任重道远,他们将坚持不懈。(记者 胡稳 通讯员 高家志)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胡稳 通讯员 高家志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