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愿桥都坚固 道路都平安

  ——武陵大桥坠车事件背后的桥梁安全

  红网综合 据常德日报报道

  记者 李白 通讯员 任黎明 文/图

  图为武陵大桥车祸事故现场。

  自从1986年建成通车以来,武陵大桥(原沅水一桥)上第一次上演了飞车坠江的惊悚一幕。4月14日凌晨1时许,鼎城区韩公渡人聂某和张某驾驶一辆越野车,经武陵大桥由南往北行驶的过程中发生意外,车辆失控撞坏两道护栏,最终坠江。

  14日早上8时许,市桥管处主任郭立新就赶到了事发现场。在愈来愈多的围观人群中,他注意到了三个细节:1道几乎没有变向的轮胎刮痕;被撞的人行道栏杆虽然从底部断裂,但底部纹丝不动,栏杆也没有扭曲变形;栏杆顶部断裂。他说,这意味着车辆在飞速前行中没有转弯变向,在撞到车行道护栏之后并没有直接冲撞人行道护栏,而是借着冲上人行道的撞击力让车辆腾空翻越,砸在了护栏上,然后坠江。

  从之后警方公布的监控视频上,郭立新的判断基本得到了证实。经过2013年的加固维修之后,武陵大桥的安全系数和防撞技术参数都全面超过了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可以说给过往的车辆筑了一道坚固的屏障。但换而言之,就像道路限速一样,道路只达到了60公里/小时的速度标准,如果车辆飚到120公里/小时,那就极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那怎样让桥更坚固,道路更平安?

  疑问一:武陵大桥安全系数多高?

  经过2013年的改造维修之后,武陵大桥主桥达到了城市桥梁最高的安全级,等于是给桥梁、车辆、行人都上了一份“过桥保险”。

  去年1月18日晚,一大型货车因车速过快及驾驶员操作不当,撞上武陵大桥下游侧主桥防撞护栏,致使防撞护栏一立柱脱焊,两横杆扭曲变形。但从此次事故来看,改造后的防撞护栏达到SA四级防撞标准,能有效吸收设计碰撞能量,动态变形在容许范围内,成功阻止失控车辆进入人行道和越出桥外,导致伤害行人、损毁人行道景观栏杆,造成二次事故。

  城市桥梁防撞护栏分为B、A、SB、SA、SS五个等级,根据《城市桥梁设计规范》的要求,因武陵大桥跨越诗墙公园、沅安路、人民路、建设路等城市重要通道,故设计为SA四级防撞。为达到设计标准,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每一根锚固钢筋和每一个焊接点的质量,保障与原有桥梁连为一体,彻底杜绝原来一发生事故就冲上人行道,给桥梁、行人、甚至桥下的车辆和行人造成重大安全威胁,也能有效保护事故车辆驾乘人员的安全。

  疑问二:在坠江车辆的冲撞下,护栏的抗压度多高?

  4月14日的坠江事故发生后,大多数围观市民都有这样的质疑,桥面上有两道护栏,为何车辆会坠河?是不是护栏质量不过硬?

  车辆坠江的原因,监控视频一览无余。针对人行道护栏的质量问题,郭立新介绍,武陵大桥人行道护栏采用S304亚光不锈钢材质,杆间净距严格控制在140毫米以内,每米可以承受竖向荷载120多公斤、水平向外荷载640多公斤,安全系数和防撞技术参数都全面超过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如果驾驶员严格遵守我市城市道路和桥梁的限速规定,防撞护栏完全可以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并且从现场情况来看,受到坠江车辆冲击的车行道护栏被冲断,但底部钢筋并无受损,人行道护栏底部纹丝不动,只有顶部断裂,也是因为其承载限度之外的拉扯力所致。

  这都是对武陵大桥人行道护栏安全系数的印证。

  疑问三:如何保护桥梁安全?

  事故发生后,市桥管处也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针对损坏的人行道护栏,采用钢管支架搭建临时防护栏,对损坏的车行道防撞护栏及时清运,对断裂口进行磨平处理,防止次生事故发生,同时尽快组织修复。

  4月14日下午车辆打捞上来之后,郭立新一直等到晚上7时许,在事发地点临时增加了高达1.8米的钢质挡板之后才下班回去。“桥梁的安全是一方面,发生事故之后围观群众可能发生的二次事故同样重要。”而针对城市桥梁的安全问题,郭立新也说道:“城市桥梁安全有一套管理办法和维护机制,只有大家都能按照这个标准去执行,才能让桥更坚固,道路更加平安。”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李白 任黎明

编辑:白玲川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