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陵阁步行城蝶变:从文化的根到城市的窗

  具有本土元素的桃花树雕塑

  市民在武陵阁步行城牌坊下合影。刘颂 摄

  小火车既是一道景观,又是市民小憩的场所。刘颂 摄

  汉白玉三叠泉象征核心商圈财富流动、年年有余。

  红网武陵站17日讯(通讯员 姜鸿丽)如果说武陵阁步行城是武陵区经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动脉,那么从历史的横断面来看,这里更是武陵文化的根。从经济的脉,到文化的根,再到时下打造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步行城,这一切为常德、为武陵塑造了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成为外界认识常德的又一扇窗。

  休闲观光 都市驿站

  初春的暖阳洒在武陵阁步行城欧式建筑的玻璃窗上,反射的光亮欢快地跳跃。3月12日,市民刘晓雅漫步闲游,从古朴精致的武陵阁步行城牌坊踱步城中,仿若是穿行在隔了时空的欧洲小镇。金钻桃花的妖艳、武陵小镇的沉静、汉白玉三叠泉的大气、旱地喷泉的灵动、露天咖啡的小资,这些都让她读到了武陵阁步行城的个性。桃花盛开、面包树、火车、金字塔……一步一景,典雅清新,与周围的建筑融为一体,时尚、生态、自然。

  “我家就住在市城区和平西街,步行城是休闲散步的好地方,我没事就带小孩来玩,特别是晚上,很多市民都喜欢在步行街逗留,很热闹。”刘晓雅说。旁边,不少市民拿出手机、相机拍照留念。“这武陵阁步行城还真像个购物公园。”像刘晓雅一样,很多市民喜欢在这个欧洲版的购物公园流连。

  “以前的步行街一眼可以望得到头,纯商业的,没有地方特色,也没有任何旅游元素。”湖南华天国旅常德公司董事长陈伟说,以往外地游客到步行街都是自由活动。而提质改造以后,商圈和旅游结合会成为一个新的范本,是一个都市驿站。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对精神世界追求越来越高,文化类产品将会成为关注的焦点。旅游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方面拓展。武陵阁步行城改造以后,融入了城市文化元素,增加了休闲、观光功能,更适合发展城市旅游,或者叫都市旅游,让人们来这里购物、休闲、观光。让常德人或者在外工作的常德人看看家乡的变化,也可以让更多游客认识武陵,认识常德。他还建议在步行城增加旅游元素,同时开发沅江旅游,上到桃源、下到洞庭湖都是很好的游线,给市民和游客以乐水的享受,这样一来可以让武陵阁步行城的内容更加丰满,更有吸引力。

  依水而兴 繁华依旧

  从古至今,武陵区下南门一带都是常德最为繁华的经商宝地。“大江啮城,舳舻帆辑,时相上下,商贾所聚,百货辏集。”描绘的正是这一带的兴旺景象。随着时代的变迁,陆路交通逐渐取代了水路交通,沅水码头的喧嚣已逝,但依水而兴的商业中心历经战火硝烟、风霜雪雨却繁华依旧。

  常德本土文化专家傅启芳介绍,历史上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一带就是解放前最核心的经济带,“河街经济”占常德城区经济的一半,而从高山街到武陵阁又占了城区经济的另一半。德商德行誉满天下,外地人都喜欢到常德做生意。常德下南门码头是沅水流域有名的商贸码头,两广、长江中下游等地的日用生活品要通过常德的贸易港口转运到湘西、广西、云贵等地,云贵、湘西等地的特产又要通过常德这个港口发到全国各地,商业十分活跃。

  在傅启芳看来,这一次的武陵阁步行城提质,把常德的历史、文化和德商精神与现代商业文化融合在一起,几百年厚重的历史商业文化在步行城展示出来,融入了常德本土的文化元素,比如武陵阁、“桃花源里的城市”的桃花等等。从建筑文化的角度来说,武陵阁步行城古今结合、中外并用。“我不主张纯古,也不能完全西化,主张包容,因地制宜。文化无国界,应该包容。千百年来,中国人吃亏就吃亏在文化封闭上。”傅启芳说,武陵阁步行城的提质改造为下一步城市文化建设积累了新经验,开拓了新思路,打破了很多文化禁锢,值得点赞。

  “武陵阁步行城改造集购物、娱乐、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一体,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升华了街容、街景、街貌,每个景都有一个寓意,或是一个故事。”武陵区的退休老干部任承忠对武陵阁步行城的改造也连连称赞,武陵阁步行城的未来更是一个流金淌银的宝地。

  然而,这种文化传承还只是一个开始。3月10日,武陵区委书记罗少挟在专题调度武陵阁步行城美化提质一期加强工程建设时表示:武陵阁步行城还要在适当位置增加具有本土元素、能够体现武陵特色文化的城市雕塑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后期的书写中,这种文化与商业、观光、休闲、旅游的有机结合会成为一座城市的最大亮点。

  城市名片 亮丽出彩

  “我走了大陆这么多城市,每个城市都有步行街,全国以步行城来命名的城市商业中心很少见,这就是常德的城市名片,很有前瞻性啊。”香港客商谢世立赞叹常德这张新的城市名片,亮丽出彩。

  在这张城市名片上,掌舵设计、决策武陵阁步行城改造方案的市、区两级政府花了不少功夫。在谈起武陵阁步行城提质改造的初衷时,武陵区城市提质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区领导在设计之初就注重挖掘文化元素,致力将武陵阁步行城打造成一个彰显文化魅力、具有常德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城市名片,成为常德城市的地标。设计者们将武陵阁步行城视为一个作品、一个精品。改造好就是常德的乡土、常德的印象,就是常德的记忆,就是招待客人的一道盛宴。让来常德的人都要到武陵阁步行城商圈走一走,就像到了重庆,一定要去解放碑;到了上海,一定要去南京路;到了武汉,一定要去楚河汉街。武陵阁就是常德的代表建筑,是常德的历史文化。于是,一张由武陵阁命名而来的步行城——新城市名片亮相在世人面前。

  而光有外表的提质改造还远远不够。改造后的武陵阁步行城,还将在管理方面下足功夫。除了加强步行城日常管理以外,在武陵阁商业步行城管理办公室主任黄国华的设计里,还包括智能商业步行城的构想。通过城市智能管理系统,增强功能性服务。比如一个外地游客进入武陵阁步行城区域,立即可以收到手机彩信等各种信息提示,诸如某商家的商品优惠活动、赠送礼品、提供的服务、游客所到达的景点等等,这给游客游览、顾客货比三家提供便利。待2016年春节前武陵阁步行城商圈提质改造全面完成以后,这里便是常德这座城市的窗口。

来源:红网武陵站

作者:姜鸿丽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84/2015/0318/11086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