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4月9日讯(通讯员 熊春花)今年3月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鼎城区镇德桥镇的人大代表们众志成城,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统筹兼顾生产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防疫措施千万条,佩戴口罩第一条
“老人家,您在外地的儿和媳最近回不回来?”“您的第二针已经超过6个月哒,第三针加强针疫苗要打了”“最近组里有没有人从外地回来,有的话麻烦告诉村里一声”“不管您出门去哪里,都要记得戴好口罩哟”“进出公共场所,请扫场所码”......清明节前夕,同心坝村人大代表小组4名人大代表在镇人大代表、党总支部书记李金华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深入农户家里开展疫情防控“敲门行动”,进行疫情防控大排查,引导村民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深入农户家里开展疫情防控“敲门行动”。
“雷会计,我给儿女打了电话,告诉他们你会陪我扫墓去的,要他们清明节不要回家,不给你们添麻烦。”4月1日一大早,区人大代表、乔家岗村会计雷思英就接到了村里吴奶奶的电话。
为确保疫苗接种“应接尽接”,群防群控筑牢疫情防线,镇人大主席团号召主席团成员和各代表小组组长力量下沉,一方面动员还未完成疫苗接种的人员积极配合、主动参与疫苗接种,另一方面将镇人大代表、卫生院院长张英主动请缨卫生院医生入户打疫苗的建议反馈给政府,第一天就疫苗接种168人,效果极为明显。
卫生院医生入户为居民打疫苗。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防疫措施千万条,佩戴口罩第一条。”镇十九届人大代表、朱家桥村乡村医生杨丽萍对返乡回家的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和居家隔离人员总是不厌其烦地说。当她了解到镇卫生院医生下村核酸检测采样人手不够时,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协助卫生院医生进行核酸采样。
正因为有这样一群人的齐心协力,众志成城,镇德桥镇才能构建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良好格局。如今,“非必要不返乡、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网购、非扫码不通行、非特殊必接种”的疫情防控六条硬举措已经成为镇德桥镇人人能传颂的疫情防控“六字经”。
战疫情谋发展要齐头并进
“战疫不能松,发展不能等。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工作一个也不能停顿,任务一个也不能落下。”区、镇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黄卫在镇十九届人大各代表小组长、村(社)党总支部书记会上说,“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较为持久的工作,要始终保持警醒、严密防范,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保稳定抓生产谋发展是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事关长远的大事,不能因为疫情而耽误,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守正创新,要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黄卫在检察春耕生产情况。
一个工作日的早上,才几天不见的镇人大代表、党委副书记、镇长龚金国打着石膏、缠着绷带出现在同事面前,一只手粉碎性骨折的他本应在家休养,他却不肯了,“没事,我能动能走能说话,用一只手也能好好工作,镇里各项工作任务重,力量不足,我不能受点伤就逃离战场!”清明假期,他更是带着干部们深入春耕生产、文明祭祀、森林防火的一线。
龚金国在检察春耕生产情况。
共克时艰,稳粮食生产。“沈大姐,你的几块田怎么还没翻耕呢?今年要虫口里夺粮,二化螟虫卵要深水漫灌才能淹死。”“陶支书,不打水耕不了啊,我都会急死。”镇十九届人大代表、水浒庙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陶方来在2组逐丘块落实早稻粮食生产面积时了解到:沈大姐的田距离水源远,必须刘家桥机埠抽水,灌满堰塘后再提水才能到田里,高标准农田建设沟渠施工又还未竣工。陶支书当即联系镇人大代表、农综站站长周伦文进行现场办公,不到一个小时水就进了堰塘。
3月以来,镇德桥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连续奋战30多个日夜,战疫情,稳粮食生产,做到现有耕地不抛荒一亩,土地流转率比去年提高10%以上,智慧农业初显雏形。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年仅30出头的镇人大代表、夹巷口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刘锐带领人大代表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投放时欣喜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发现,居民的心始终是向往美好生活的,通过近几天的宣传引导,居民的垃圾投放习惯在逐步转变”。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村里的幸福屋场选好址、建设好、环境卫生也整治好,我们全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就会满满的,大家走出去脸上都有光些撒。”区十八届人大代表、同心坝村的周则顺一行调研卧龙岗村幸福屋场建设选址时说,他将和镇村一道克服困难建成卧龙岗村的幸福屋场,为村民们带来一个繁荣和谐、集休闲娱乐文化健身于一体的阵地。
疫情之下,镇德桥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形成了强大的统筹推进工作合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稳发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的使命和担当。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熊春花
编辑:吴翰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