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10月17日讯(通讯员 燕秀梅)“禁捕退捕,既是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大好时机,也是打破传统渔民对自然渔业资源过度依赖、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桃源县漳江街道将全力打好长江沅江流域漳江段十年禁捕攻坚战。”党工委书记康少兵坚定地说。
漳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康少兵对25户渔民进行禁捕退捕政策宣讲。
漳江街道辖区范围内有沅水干流1条,白洋河、延溪河支流2条,水域面积约1.43万亩。禁捕范围主要是沅水干流,禁捕水域面积约1.23万亩,禁捕退捕涉及观音巷社区、漳江阁社区、延泉村、均田坪村等14个村居。
聚焦宣传引导 提高群众知晓率
加强宣传引导,转变渔民固有观念。街道本部和26个村居利用电子显示屏不间断地滚动播放禁捕退捕宣传标语;在14个村居人员密集区、禁捕重点水域等区域悬挂宣传横幅600余条,安装警示标牌18块;张贴、发放《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水产品违法犯罪的通告》《关于规范全县重点水域垂钓行为的通告》《致全市休闲垂钓爱好者的一封信》等1000余张;对辖区内4个农贸市场内水产品交易区、餐饮单位及其周边农家乐进行宣传,要求经营者禁止采购、销售“野生河鱼”“野生江鲜”等沅江水生生物,提高了群众知晓率,营造了基层理解、群众支持、社会认同的良好氛围。
在辖区范围内禁捕重点水域悬挂宣传横幅。
张贴《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水产品违法犯罪的通告》。
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郭兴华带队巡查餐饮单位及其周边农家乐,进行禁止采购、销售“野生河鱼”“野生江鲜”等政策宣传。
聚焦摸清底数 建立包保台账
“我们一线工作人员深入实地,查缺补漏,摸清底数,掌握的数据信息更加规范、全面,确保不漏一船一户一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龙连军介绍,登记的渔船信息不仅包括证书编号、渔船类型等,还包括捕捞区域、网具数量等细节信息;建立包保工作台账,包保责任人每周入户走访1次,不仅摸清包保对象的家庭人员情况、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还了解掌握其技能水平、退捕去向、就业意愿、补助资金落实、安置保障措施等内容。截至目前,街道共有退捕渔民25户,其中,持证专业捕捞渔民12户,无证专业捕捞渔民10户,持证兼业捕捞渔民3户。
针对25户退捕渔民户,街道实行“四包一”责任包保模式,即一个退捕渔民户必领要有一个县级领导、一个街道班子成员、一个联村干部和一个村组干部进行包保。县级领导要包街道联户,街道负责人和联村干部要包村包户,与村组干部一道责任到户到人。包保责任人做到“四包”,即包政策宣传解释、包制定帮扶措施并跟踪服务、包解决合理诉求、包就业稳定。通过“四包一”包保模式,提升了退捕渔民的满意度。
聚焦一户一策 推进转产转业
“做好渔民转产安置工作既是禁捕退捕工作落地的关键,也是实现沅江水域长治久安的根本。”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郭兴华说道。
街道为退捕渔民制定“一户一策”的转产安置方案,多渠道解决退捕渔民生活问题。坚持市场就业与政策帮扶就业相结合,采用“送服务、送培训、送政策、送岗位”等措施,分类精准施策,引导退捕渔民转产安置,确保渔民上岸后有工作、有收入,确保不因退捕返贫致贫。街道全力保障禁捕退捕配套资金到位,对标对表全县补偿标准,及时落实补偿资金。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退捕渔民纳入城镇居民低保,对不符合城镇低保的困难退捕渔民实行临时生活救助。
“从捕鱼为业到酒店上班,告别了捕鱼时的风吹日晒,风湿、关节疼也缓解很多,收入也相对固定,提升了生活品质,日子将越过越好。”转业渔民揭惠娥憧憬地说。
街道经过多种方式推进转产转业,截至目前,25户渔民已全部实现了“软着陆”。
聚焦巡查常态化 强监管重处罚
街道成立了禁捕退捕联合执法队,以江面巡航检查与岸线巡查相结合,加大巡查力度,强化禁捕常态化监管。街道农林综合服务站、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漳江派出所等部门联合检查20余次,组织执法人员700余人次,出动车辆200余台次,破拆“三无”渔船66条,对非法捕捞行为坚持“零容忍”,始终做到露头就打。缴获了违法电鱼机1台,缴获网具、地笼万余米,移送1名涉事人员至公安机关。
坚持江面巡航检查与岸线巡查检查常态化。
“之前我对禁捕政策了解不到位,以后加强政策学习,不再捕鱼。我从小吃沅江水长大的,沅江养育了我,我有责任保护好她。”刘启华懊悔地说道。
2020年9月30日12时许,浔阳街道居民刘启华在漳江街道辖区姚公潭沅江上游河段用电动捕鱼设施捕杀淡水鱼一公斤左右,价值十余元,街道巡查发现后,第一时间联合公安机关进行核实处罚,最后决定对刘启华行政拘留五日。
下一步,漳江街道将认真总结归纳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其转化为制度机制成果,进一步建立巡查监管长效机制,以“零容忍”态度震慑不法分子,确保“禁渔令”铁令生威。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燕秀梅
编辑:朱志姣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