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耕读屋场

红网时刻常德9月2日讯(通讯员 麻建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还在两千多年前的东晋未年,中国著名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就为他憧憬的精神家园吟成了《归去来辞》这一不朽名篇,引导我们后世子孙追慕无穷。在武陵人的灵魂世界里,被诗人反复吟诵的这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酒一诗,实乃无限情愫,生命乳汁。

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鼎城区草坪镇,就紧邻着花岩溪与桃花源风景区。这块老土,原本便同属陶令隐耕的那个神秘广域。她像一颗美丽的珍珠镶嵌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古老而年轻的沧水河蜿蜒曲折,曾经让三闾大夫濯缨濯足的沧浪之水,经年滋润着这块美丽的土地。

行脚草坪,走读兴隆街耕读屋场与农家书舍、醉美丁家坪诗画广场、三角堆农耕博物馆与杜鹃湖景区、火龙果与孔雀种养产业园、陡惠渠葡萄产业园、中国书协主席苏土澍题名的国艳山庄诗墙园、綦刘山庄,《草坪旧事》《钟相草坪大起义》《草坪镇志》《放羊坪村志》《草坪人》,草坪文化展览馆、草坪文联、草坪诗社、草坪文化广场等等人文景观。在朦胧细雨中行进,山路弯弯,村廓似画,有如在一个真实的世外桃源里如痴如醉、元神再现。

沿着耕读屋场问道,品诗论画、读文鉴墨、谈古说今,不禁神思出窍,来到先贤筚路蓝缕的屋场膜拜顶礼,眺望琼瑶。屋场的炊烟里有世世代代血脉的传承,晴耕雨读的弦歌中是家国情怀的文化道统。

兴隆街村部对面的群众活动广场前,竖立着一尊几米高的淡黄色的文化石,大石的阳面雕刻着由村支书、镇诗社社长、书法家易馥香先生劲笔挥毫的“追梦广场”四个大字,它像一张迎客的文化名片,热情大气。广场旁,几棵虬龙挺拔的古樟树,散发着阵阵的幽香。柏油路面的村道,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装饰精美的一幢幢民居,坐落在山村的各处,错落有致,像天河的星汉洒落在兴隆街。

美丽的兴隆街村,是2016年由两个村合并而成的一个大村,有村民4300多人。2019年9月,投资270多万元,改造升级了2.5华里长的耕读屋场。2.5华里长的耕读屋场,像一卷图文并茂的乡村画。出村部,百步之遥,设有一间雅致的村民书屋,里面陈列的书籍(报刊)众多,大都与草坪镇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关系密切,一些掌故逸事、名人乡贤都被收罗入篇。徐政国先生的《草坪旧事》,至情至性,饱含深情,篇篇珠玑,令人玩味。余建明先生写于《放羊坪村志》扉页的“放羊坪记”,隽永秀丽,惜墨如金,短短228个字,读来如沐春风,文气充盈。莫道宏、殷习清、刘运华、王政、胡志勇、何首旺、刘小平等先生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满纸烟霞。镇文联举办的《草坪人》杂志已发行到第13期,每期都有镇党委书记和镇长撰写的卷首语。草坪的优秀儿女、文化学者、诗社会员、基层干部、退休老同志以及莘莘学子,都不时地在这块文化的园地里推出精品佳作。有幸的读者,能从其中嗅到泥土的芳香,获得文化的熏陶。在国艳山庄诗墙上,我即读到了山庄主人、曾担任过十多年陡惠渠村支部书记、七十二岁的张国兴老先生的诗作,也欣赏到他八岁的孙子所作的诗歌,那种童趣天成、幸福自在的感觉,妙不可言。古香古色的綦刘山庄,是一个融古典建筑与园林、诗词与楹联、书法与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精美四合院,它的美学与艺术追求,体现了主人通透园融的东方哲学史观。

沐浴着耕读屋场的阳光雨露,我很琐碎、凡俗,也很贪婪。从农耕博物馆存列的石磨上,我想在那起起伏伏的岩轮齿沟中读到古人日出而作的生活,也想从那黄土拌稻壳抺成的墙壁里读懂往昔的艰辛,还有那柄由一根整木挖凿而成的木掀板,现在的年轻人,只会在神龙尝百草的那幅肖像画中看到。在《草坪镇志》《放羊坪村志》中,我还找到了草坪这块神奇土地上,先辈们披荆斩棘、积极奋进的文化秉赋和精神内涵……这一幅幅耕读屋场的诗书画影,像历史的、像音乐的、更像未来的……

有人曾说过,“伟大”只存在于不起眼和令人忽视的细节之中,“创造”来源于生命的本质追求。我想,从最自然的地方出发,我们便会发现美的臻境。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走读草坪兴隆街耕读屋场,我穿越古今,幻于有形与无形,回观起照,不禁仰天而叹:“耕读屋场,灵魂的道场,诗酒田园,真乃吾家。”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麻建明

编辑:李彩虹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020/09/02/826995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