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4月21日讯(通讯员 颜龙)4月19日,阳光明媚。在安乡县三岔河镇沙咀村3组的30亩葡萄园里,葡萄已经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十多名村民正忙着浇水、施肥。
三岔河镇沙咀村是国网安乡县供电公司定点帮扶贫困村,2017年共有贫困建卡户166户601人,国网安乡县供电公司强化为民服务意识,积极履行国企的责任和担当,帮助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路。
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为沙咀村留守老人赠送佩戴口罩 蒋添怡摄。
定点扶贫:主动服务“转”思想
沙咀村低保户郭恒远患有白内障,妻子也有慢性病,孩子刚上小学,还有个77岁长期卧床的老母亲需要赡养。因为丧失劳动力,全家几乎没有经济收入,主要靠低保救助。这种情况在沙咀村不是个例,村里需要救助的贫困户太多,但钱从哪来?仅靠外界捐助,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脱贫,只会陷入“越帮越穷、越救越穷”的恶性循环。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安乡公司主动出击,提升主动服务的执行力,鼓励扶贫干部从思想观念上入手,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扶贫先扶智”,这在扶贫干部苏哲华看来不是一句空话,他经常外出“学习取经”,现场交流村部经济发展和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再回来传授给沙咀村。他积极帮助沙咀村发展蛋鸡养殖、稻田虾共生种植等产业,增强贫困户自信心,让他们主动立志脱贫。通过特色养殖服务,沙咀村集体增加了收入,水稻、玉米等粮食生产连续获得了大丰收。
近三年,安乡公司累计帮助该村销售土鸡蛋30000余只,结算总价款45000元,为村集体净增收30594元。
挂钩帮扶:下沉一线“抓”到户
“任大爷,疫情期间鸡鸭销售有受到影响吗?生活上有啥事,您可以随时打我电话!”4月9日,苏哲华来到贫困户任寿祥家中入户走访,详细了解他的生产生活情况,并送上口罩提醒其加强安全防护。
自2017年以来,安乡公司14名党员干部对三岔河镇沙咀村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挂钩帮扶,根据贫困户的身体、特长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并帮助争取到各类扶贫资金。
“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是要领。”为了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该公司动员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对挂钩帮扶户进行地毯式调查,一项一项查,一户一户过,带着问题找方法,详细记录分析每家在脱贫中存在的困难,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带着感情抓落实,脱贫路上决不让一人掉队。在安乡公司的帮扶下,涌现出“养鸭大王”刘泽明、“养鸡大户”邓贤春等一批脱贫增收典型。
安乡公司扶贫干部对43户挂钩贫困户逐一进行入户调查,对种植、养殖产业信息进行摸排,对涉及农业生产用电等环节给予全力帮助,促进贫困户恢复生产,切实让沙咀村村民们感受到扶贫工作的实效。
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为贫困户家更换线路和漏电保护器 蒋添怡摄。
供电保障:扶贫产业“强”保电
“最近抽水灌溉有遇到什么用电问题吗?”4月7日,安乡公司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春耕用电需求,协助开展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协助开展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帮助排查用电隐患、了解用电需求,确保春耕春灌按时、安全、顺利进行。
此刻,扶贫产业养虾户刘喜明正在分拣小龙虾,三岔河供电所姜耀清等人正在为养虾户检查水泵和内部线路运行情况。刘喜明表示,每到小龙虾上市的时候,为小龙虾增氧的机器都不能停,“如果小龙虾缺氧死亡,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目前正值小龙虾等水产品上市的关键时期。为了保障供电可靠,我们都会定期安排人员为养虾农户检查线路测量了电流电压等数据,确保供电正常。”姜耀清说。
为扶贫产业“保”供电,安乡公司农网升级改造为沙咀村新增9台变压器,增容变压器5台,改造高压线路3.3公里,低压线路14.06公里,进户线改造84户,表箱更换32户。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战,越到最后越要绷紧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扶贫攻坚”作为“转抓强”五项重点工程之一,安乡公司将持续推进扶贫攻坚举措,为助推沙咀村脱贫攻坚画上圆满的句号。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颜龙
编辑:李彩虹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