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匠精神三湘(常德)行丨李戈锐:为“土鳖”注入科技含量的80后

水乡汉寿以甲鱼闻名于世。作为洞庭湖品系的中华土鳖,汉寿甲鱼曾经获得过“中国名鳖”的称号。在近年来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甲鱼的养殖也越来越注重和科学、技术的结合。

汉寿特种水产科研所(以下简称“特科所”)所长李戈锐,便是一名致力于为汉寿甲鱼养殖注入科技含量、提升行业效能和产品竞争能力的80后男青年。

临危受命 扭转局面

上世纪九十年代,汉寿县被命名为”中国甲鱼之乡”,彼时的汉寿特科所被誉为”神州第一所”,专门研究乌龟甲鱼等。当所里把人工甲鱼养殖成功以后,全国各地的人都来到所里去学习。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特科所前些年的发展遭遇到了瓶颈,体制不顺、人心不稳,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更不用说产生能促进甲鱼行业发展的有用科研成果了。

李戈锐。

县委、县政府想选拔一名有干劲的年轻干部来带领特科所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时任汉寿县蒋家嘴镇副镇长的李戈锐进入了组织部门的视线。

李戈锐上任后,果然不负众望。农村娃出身的他,格外能吃苦,2014年6月,他到特科所工作后,便一头扎进了龟鳖科研和技术推广的事业中。

他非常注重基础工作,带领团队潜心实施汉寿甲鱼提纯复壮,扎实推进原种保种,坚持每年开展汉寿甲鱼增殖放流公益活动以及反哺生态和增加野生甲鱼种质资源。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李戈锐逐渐打开了局面,职工稳定了,科研也有了起色,先后成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和湖南省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多次获评县绩效考核良好单位、县科技进步奖,他个人也荣获了“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荣誉。

科技创新 农户受益

甲鱼是大自然馈赠给汉寿乃至常德人民的一个礼物。汉寿甲鱼喝洞庭湖的水、吃洞庭湖鱼虾长大,其体内富硒的氨基酸含量比别的甲鱼要高,故而能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骄傲地首个走出国门。全县现在甲鱼养殖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达到5万多人,很多人都是靠甲鱼摆脱了贫困。

因此,如何促进甲鱼的人工养殖技术、提升人工养殖甲鱼的数量和质量,便是李戈锐以及特科所的重要职责。

李戈锐每天都会亲自巡塘、翻沙摸蛋。

李戈锐每天都会亲自巡塘、翻沙摸蛋。

甲鱼蛋。

李戈锐每天都会亲自巡塘、翻沙摸蛋,进行孵化。在和专业技术团队的合作下,特科所还研究出性别诱导和控制的技术,使雌龟孵化率提高了35%,雄鳖孵化率提高了20%,让人工养殖甲鱼获得了重大突破。所里养殖培育出的汉寿龟鳖苗成为了全国的抢手货,为汉寿龟鳖养殖户提高收入近5000万元。

接受采访时,李戈锐特别谦虚地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和技术推广人员,没有什么光辉事迹,我们基层农业科研和推广不是那种高精尖的研究,不是在实验室计算和做那些高大上的实验,所以我有机会在品种培育和产业发展上做出一些事情来。”

亮相媒体 推广甲鱼

前不久,李戈锐受邀参加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录制。在这个全国知名的娱乐节目亮相,李戈锐却并不紧张,因为他“触电”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了,2018年CCTV-7来到特科所拍摄了一个甲鱼养殖推广的专题片时,他便作为重要角色反复出过镜。

李戈锐接受记者采访。

李戈锐接受记者采访。

李戈锐表示,能上卫视向全国观众推广自己家乡的地方产品和产业还是挺高兴的,也是自己的一份责任。

最后,李戈锐告诉记者,汉寿县在3年内要全面退出珍珠养殖,退养后,8万亩水面将何去何从,原有珍珠养殖户如何转产转业,亟待进行探索。今年特科所正在开展鳜鱼的高产养殖示范,亩产目标3500斤,李戈锐希望能一举成功,为汉寿县的农业产业转型、农户增收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也希望自己能不负青春韶华、不负组织培养、不负家人支持、不负这个伟大时代。(叶佳音 文/图)

来源:党报头条

作者:叶佳音

编辑:郑江晖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