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湖湘375年的九芝堂前身为“劳九芝堂药铺”,2006年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2008年“传统中药文化”入选国家级非遗。
红网时刻新闻5月16日常德讯(记者 朱志姣)当武陵区520城市品牌日邂逅中医夜市,当汉服雅韵交织艾草香囊的氤氲香气,一场跨越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对话,即将在沅水之滨的璀璨夜色中拉开帷幕。
5月17日晚,由中华老字号九芝堂冠名承办的2025常德武陵“520中医夜市”,将在武陵步行城以“传统+潮流”的双重姿态盛大启幕,为都市人打造一场沉浸式的健康生活新体验。
九芝堂老中医正在为市民把脉问诊。
百年底蕴护航:构建“专家+科技+产业”硬核矩阵
扎根湖湘375年的九芝堂前身为“劳九芝堂药铺”,2006年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2008年“传统中药文化”入选国家级非遗。九芝堂以补益类(如驴胶补血颗粒、六味地黄丸)和心脑血管(如疏血通注射液)为核心业务,同时积极拓展健康管理、互联网医院等智慧医疗领域。
企业保留了“古法泛丸”“熬胶”等非遗工艺,同时建成智能中药工厂,实现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此外,九芝堂还推出了“草本非茶”饮品品牌,将《五十二病方》古方融入奶茶配方,每年研发30+新品,深受年轻人喜爱。
九芝堂以“药者当付全力,医者当问良心”为祖训,此次以“中医药文化传承者”与“健康生活方式引领者”的双重身份,为夜市注入深厚底蕴与创新动能:
特邀6位涵盖内科、妇科、针灸科的资深中医专家,提供一对一健康咨询,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辨证施治的中医智慧;在“非遗游戏体验区”开展了五行投壶大赛,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指导古法制丸、熬胶工艺,复原“古法炮制工坊”,让“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制药精神可触可感;艾灸理疗体验区则由省级非遗艾灸传承人坐镇,演示艾灸等技法,传递非遗的价值;严选当归、黄芪、枸杞等自营道地药材,从养生茶汤到驱蚊香囊,每一味原料均实现品质可追溯;携手鱼跃等品牌搭建智能健康检测区,将传统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现代科技结合,打造“传统+现代”的健康守护体系。
“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夜市,让年轻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发现:保温杯里的枸杞,藏着《神农本草经》的千年智慧;夜市的烟火气中,蕴含着‘阴阳调和’的生活哲学。”湖南九芝堂零售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静说到。
九芝堂还为此次活动熬制千余份定制养生茶饮,养生饮品被命名为“卷珠帘”“踏歌行”等词牌名,结合功效设计包装,吸引年轻人打卡分享。
潮玩体验破圈:解锁中医药文化“年轻化”打开方式
针对Z世代“重体验、爱分享”的消费习惯,九芝堂以“可尝、可玩、可带走”为设计理念,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
AI智能问诊台通过面部识别、舌象分析生成体质报告,扫码即可获取定制化养生方案,并与现场中医师联动复核,为市民提供精准的健康建议;汉服打卡区免费提供50套传统华服,“情话药方铺”以黄芪、当归等药材入笺,书写“君如三七愈伤痛,我似连翘解君忧”的中式浪漫,让中医药成为情感表达的新载体;“小小药师”体验区设置药材辨识、香囊调配等互动环节,孩子们在趣味动手过程中,种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九芝堂还为此次活动熬制千余份定制养生茶饮,养生饮品被命名为“卷珠帘”“踏歌行”等词牌名,结合功效设计包装,吸引年轻人打卡分享。并设计“打卡集章”趣味动线,市民参与投壶、中药竞猜等活动即可兑换精美礼品,让健康知识“带得回家”。
“不是年轻人远离中医,而是需要更鲜活的文化触达方式。九芝堂将《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理论,转化为可参与、可互动的潮玩项目,让古老智慧在年轻人的指尖、镜头与分享中‘活’起来。”李静说。
当百年老字号遇上新消费浪潮,当中医药文化融入城市夜经济,一场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正在武陵大地书写独特的文化复兴样本——九芝堂以“古法为根,科技为翼”的姿态,让千年药香在夜市霓虹中重焕生机。
这个520,不妨暂别奶茶咖啡的喧嚣,走进武陵步行城的中医夜市,在汉服襦裙的飘逸、药材芬芳的萦绕中,遇见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健康生活。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朱志姣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