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子楼老板黄健刚。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白玲川 常德报道
2025年3月22日,清晨的阳光刚漫过穿紫河的青石板,在常德河街,钵子楼老板黄健刚就已经在厨房里忙活开了。灶台上蒸腾的热气中,这位身着蓝布衫的中年汉子已经在忙着店里的各种筹备工作。“去年这个时候,我这店还只有7张桌子,现在楼上楼下都坐满了人。”
作为常德河街最具代表性的餐饮老字号,钵子楼的变迁正是这条千年古街发展这一年来的缩影。据初步统计,过去一年,常德河街共接待游客近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00%;营业额达10亿元,同比增长约290%。仅钵子楼一家的营业收入就增长了30%。黄健刚掰着手指头算起细账:"以前服务员都是亲戚帮衬,现在固定员工不仅增加了3人,节假日还要临时请8个帮手。" 说话间,几位穿戴整洁的服务员穿梭而过,将冒着热气的常德钵子菜端上餐桌。
"现在,常德市委市政府要把常德河街建设成城市的会客厅',我们这些商户是最有体会。" 黄健刚指着河街新修缮的麻石路面告诉记者,过去一年政府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改造基础设施,新增了旅游厕所和游客服务中心。更让他感动的是,市场监管部门每周上门指导食品安全,文旅部门还组织商户参加服务礼仪培训。“现在我们服务员都会用 ' 欢迎来到常德 ' 的方言招呼客人,好多游客说这比吃钵子菜还暖心。”
中午时分,来自长沙的游客李女士一家在钵子楼点了招牌的牛杂钵和擂辣椒皮蛋。李女士指着新装修的木格花窗说,"这种青砖灰瓦的老味道没变,服务也很周到。" 记者注意到,每张餐桌上都摆放着 "厉行节约" 的提示牌,服务员会主动提醒顾客按需点餐。
谈及未来,黄健刚从围裙兜里掏出一本磨边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钵子楼“变新记”。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钵子楼还推出了一系列“亲民”套餐,旨在提高饮食消费的性价比,让更多人能够品尝到常德美食的独特韵味。记者在店内的宣传单上看到,一款包含炖酱香土龟、家常土鸡、井冈山豆皮等八道菜品的8人套餐,原价681元,现在特价仅需388元。此外,店里还推出了从100多元到400多元不等的四个套餐,游客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现在政府给我们搭好了台子,我们商户更要练好内功。" 黄健刚说这话时,河街的灯笼次第亮起,映得穿紫河面波光粼粼。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白玲川
编辑:姚晓雅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