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马古道新传奇——桃源县茶庵铺镇以“茶+”蹚出共富路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黄刚 常德报道

4月的清晨,当薄雾漫过茶马古道斑驳的青石板,桃源县茶庵铺镇的万亩茶园里,满目青翠早已翻涌成碧浪。

自明朝以来,茶庵铺镇就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素有“茶乡、竹海、林都”之称。走进桃源县茶庵铺,就像走进一幅山水画。站在同心茶叶产业园眺望,四周都是青翠的茶园,村民的房子都被绿色包围,茶香弥漫。

茶农周建华肩挑竹篓穿行在茶垄间,篓中的鲜叶即将化作AR茶具里的全息茶艺演示、非遗绣娘指尖的茶染丝线,或是“茶BA”赛场上跃动的青春身影。

这座深嵌于武陵山褶皱中的千年茶镇,正以“茶+”为墨,在体育、文旅、非遗等领域泼墨挥毫,让古老茶道在跨界融合中焕发新生,蹚出一条“绿叶生金”的共富新路。‌

微信图片_20250422153813.jpg

茶香跃动:体育赛事激活产业“年轻态”‌

4月的茶庵铺镇,万亩茶园翻涌如碧海。茶农张立军放下采茶篓,快步走向镇中心的“茶BA”篮球赛场——他不仅是种茶能手,还是村级篮球队主力。

傍晚的茶庵铺篮球公园里灯火通明,村级篮球联赛“茶BA”的场地所在。身着茶叶元素球衣的球员们灵活穿梭。观众席上,忙了一天的茶农们舒舒服服坐在观众席上,尽情享受着球场上传来的精彩比赛。

“茶BA”是什么?“在‘村BA’的基础上,结合本地茶文化,围绕茶元素打造的篮球赛事。”茶庵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家杰说,茶庵铺镇乡村篮球赛已连续举办16届,为更好结合本土茶文化,2023年起,更名为“茶BA”乡村篮球邀请赛。

茶庵铺篮球公园毗邻万亩茶园,游客可以观球赛,还可以赏茶园美景。

体育基因的注入,让传统茶产业焕发新活力。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该园区接待体验者超8万人次,带动关联消费1200万元。更令人惊喜的是,返乡青年团队研发的茶多酚运动饮料“茶动力”,凭借茶园马拉松赛事的精准推广,半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体育是打开年轻市场的钥匙。”百尼茶庵总经理饶智楠指着新推出的“冠军茶”系列介绍,企业将篮球赛、骑行赛等元素融入产品包装,推出限量版运动茶礼盒,首批2万份上线即售罄。这种跨界联动,使企业25-35岁消费群体占比从18%提升至41%,开辟出全新增长极。

茶景共融:文旅融合织就全域“诗意网”‌

青山叠翠,茶香袅袅,一幅茶旅融合的绝美画卷在这片土地上徐徐铺展。

近年来,常德市桃源县茶庵铺镇深耕茶旅资源,以三条精心规划的“茶韵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为纽带,将散落的乡村美景串联成珠,吸引上千名返乡下乡“农创客”在此逐梦,带动2万多农民投身茶旅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茶旅融合的浪潮中,古洞春、百尼茶庵、夷望溪茶业等龙头企业勇立潮头。茶庵铺镇打造的“茶韵乡村民俗风味风光带”,让游客既能品尝到以茶为特色的风味美食,又能沉浸式体验当地民俗风情,在悠悠茶香中寻觅梦里乡愁;百尼茶庵公司则匠心独运,创设茶艺茶器茶具观赏馆、大叶茗茶制作体验坊,将茶叶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流程融入旅游体验,不仅提升了企业知名度,更赋予茶文化新的价值,延伸了旅游产业链,成为全县茶旅融合的标杆典范。

微信图片_20250428104032.jpg

如今,茶旅融合已结出累累硕果。茶旅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高达6000万元,年产值以13.6%的速度稳步增长,“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等多项荣誉实至名归。

近期举办的桃源茶庵铺首届开茶节更是成为现象级活动,启动仪式网络关注量突破50万人次,现场迎接游客近3万人次,带动茶产品销售、餐饮住宿等消费近500万元,让这座小镇声名远扬。“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茶为魂、以旅为翼,持续织密全域‘乡村振兴诗意网’,让茶香与诗意飘向更广阔的天地。”茶庵铺镇党委书记潘文建如是说。

茶韵新生:非遗创新锻造文化“硬内核”‌

在百尼茶庵非遗工坊,73岁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黄建国手持特制竹焙笼,正在指导年轻学徒复原明代“松萝法”制茶工艺。“翻焙要如春风拂柳,温度得控制在掌心微烫。”老人边说边示范,智能温控系统同步记录数据,为技艺标准化留存数字档案。这样的传习场景已成常态,2023年以来,全镇建成3个非遗传承基地,抢救性记录12项传统技艺,培育新生代传承人48名。

非遗活化利用的创意令人耳目一新。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将《桃花源记》场景捏制成陶土茶宠,经3D扫描变成数字藏品,在区块链平台交易额已超20万元。

老技艺不能锁在博物馆里。省级非遗“桃源刺绣”与茶叶礼盒碰撞出新火花——绣娘们以茶染丝线,在包装上绣出采茶姑娘的倩影,首批5000套“茶绣双绝”礼盒上市三天即告售罄。

微信图片_20250428104308.jpg

文化赋能让产业更具厚度。在“茶庵铺文创市集”,00后创客王小雨的茶染汉服摊位前围满顾客,衣袂间的茶山轮廓与《茶经》诗句相映成趣。“每月销售额超5万元,还接到海外订单。”她的创业故事被写入镇志,激励着更多青年投身文化传承。数据显示,非遗创新产品已占全镇茶产业附加值的28%,文化溢价效应日益凸显。

‌从“茶BA”赛场的青春呐喊,到茶旅融合的诗意栖居,从非遗创新的文化破壁,到要素重构的产业变革,茶庵铺镇以“三链融合”探索出乡村振兴的鲜活范式。

茶香袅袅处,一曲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壮美乐章,正回荡在武陵山的层峦叠翠之间。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黄刚

编辑:陈妍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646948/62/1491257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