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一 常德报道
年轻税干是税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2025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国家税务总局常德市武陵区税务局紧跟上级要求与形势变化,发挥青年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推进“强基工程”。
“强基工程” 青年这样说
“青年说”是武陵区税务局为青年干部成长打造的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每季度青年干部汇聚一堂,在一起谈思想、说工作,今年来,围绕落实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武陵税务青年干部又有“新说法”。
春暖花开,2025年第一期“青年说”近日在武陵区局会议室举行,本期的主题是谈对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的认识,以及如何做好“税收风险分析”。区局“青年先枫”“税与争锋”“深藏blue”等6个团队先后走上讲台,分享对“强基工程”的认识。“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是在数字化转型条件下实施的,数据的抓取、分析、运用是基础。”武陵区局青年干部杨晟说,“我们青年干部要把数据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运用数据工具加强征管、应对风险,不断提升日常管理和专业化管理水平。”
各团队对家装、物流、物业等行业以及农产品收购企业进行税费分析。有的团队化身“老中医”,对行业“望闻问切”,对基础申报数据“望”其表,嗅探报表异常“闻”其味,再通过实地查证佐证资料“问”症结,“切”中病灶提出征管建议。有的团队通过收集行业历年第三方数据,计算投入产出比,结合行业平均值,与申报数据比对,发现存在的疑点提出管理风险。分析环节结束后,团队指导老师对分析进行总结,既肯定了其思路的开阔,方法的多样,也指出不足,台上台下互动频繁,沟通高效融洽,学习氛围热烈。
自选岗位、老师 针对重点学
武陵区局对青年干部的培养,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说说而已”,在“说”之外,还通过多种方式助力干部积累实践经验。“强基工程”实施以来,为了适应“基础网格管户+专业集中管”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干部的综合业务能力,以专业管理促进日常管理,武陵区局实施了“自选岗位、定期交流”的策略。每月,税源管理单位与机关业务股室干部轮换岗位,进行为期4天的学习交流,以此拓展青年干部的知识视野,提升其从更高的视角、更广阔的维度审视和综合处理各项事务的能力。迄今为止,已有30人次在11个不同的岗位上进行了轮岗交流。
“目前,我们已经有8名同志为常德市税务系统兼职教师,‘五师’人数达32人,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区局人事股股长介绍道。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武陵区局在轮岗交流基础上梳理全局人力资源,精选20名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与青年干部结对,实施跟班学习,尤其是确定2名精通数据分析与税收业务的老师,重点发掘具有数据分析潜力的青年干部进行重点培养。通过拓展学习实践路径,帮助其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下一步,武陵区税务局将主动对接湖南省税费运行监管模块3.0监控区县主页建设,进一步借助数据工具的运用强征管、强基础,展现担当,抓出成效。
实战练兵 下沉一线做
为从实践中自我提升,在“上台讲”与“交流学”之外,武陵区局立足实战练兵,指派教师带领青年干部组成农产品收购企业专项核查小组,下沉一线对辖区内10户农产品收购企业进行全覆盖核查。集中学习总局农产品增值税服务管理的相关文件,对农产品收购企业从票流、申报、财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取数,并重点做好三项分析,即企业财务指标分析、自开农产品收购发票分析、个别长亏不倒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税负水平分析,从中查找数据疑点。
区局开展“纪检专责监督+税收风险应对”项目化监督,为青年干部风险应对把关。纪检组随机抽取2-3户企业,全程随同执法人员实地核查,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特性、行业规律以及日常征管情况,同时制发廉政监督卡,主动接受纳税人监督。前后6次对发放廉政监督卡的纳税人进行电话或实地回访,随机抽查风险应对任务复核,通过专题会商集体研究解决疑难问题,通报案例情况,加强查管互动、案例学习,促进青年干部业务素质提升。
下一步,如何以青春之力落实“强基工程”,武陵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唐达用说,“我们抓住有能力的关键少数,带动有潜力的青年干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就是要坚持长期主义,做困难但正确的事,促使青年尽快成熟,适应征管改革的要求。”
来源:红网
作者:李一
编辑:陈妍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