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 春耕画卷里的“常德担当”

微信图片_20250320102857.jpg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陈妍 常德报道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收成更在于春。

在洞庭湖平原腹地的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清晨,薄雾还未散尽,种粮大户戴宏就驾驶着旋耕机在田间忙碌起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沉睡了一冬的土地被翻起,散发出泥土的芬芳,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也徐徐展开。

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

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夏秋忙两季,一年闲半年”,是过去农村生活的写照。但在港中坪村,无论何时都是忙忙碌碌、热火朝天的景象。

3月初,站在港中坪村的田埂上放眼望去,平整的田块一望无际,新修的机耕道纵横交错,灌溉沟渠四通八达。赶在春耕前,谢家铺镇完成了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

“以前这里可不是这样,田块零散,沟渠淤塞,农机下田都困难。”种粮大户戴宏回忆道,过去春耕时节,村民们常常为灌溉用水和农机下田发愁。

10年前,27岁的戴宏返乡扎进田野,一家四口人流转村里的地,经营起家庭农场。“刚回来那阵子,几乎全是高低不平的‘巴掌田’。”戴宏说,“从这往前走百来米,得经过四五户人家的田。”

转机出现在2015年,谢家铺镇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散乱田块,确保农机出入畅行。2019年,港中坪村被纳入常德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元,对全村1.2万亩农田进行综合整治,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2024年,当地开始进一步改造,优化了田块排布,将原本的110余块田地缩减到40块,平均每块7.89亩并,增加耕地面积2.5亩,并进行数字农田升级。截至2024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9.87万亩。

“小田改大田、大田变良田,升级灌溉渠、农田智慧化,彻底改变了村里的农业生产条件,粮食产量和效益显著提升。”2024年,戴宏一家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480亩,稻谷年产量100万斤。加上农机出租和土特产出售等,这一年下来,戴宏一家收入超过了60万元。

又到一年春耕农忙时,戴宏和家人正忙着准备备耕物资,对农机器械进行保养维护,为春耕做准备,他送记者出门时,戴宏指着公路对面的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核心区说,“我有着坚持种粮的决心。而且,我还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返乡加入农业生产,多种粮、种好粮,助力乡村振兴。”

05.jpg

改造后的港中坪村万亩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核心区。

科技赋能稻田长出新希望

如何让科技赋能农业?智慧农业将如何改变耕种方式?

3月8日,在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核心区里,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智慧农业”)驻鼎城区现代农事服务中心智慧农业项目组的成员,正在对安装田间木栈道、智能闸门等物联网设备进行最后调试,春耕生产时,多种数字技术将大展身手。

“长期以来,我们种植户在田间施肥基本凭经验,存在配比不科学、撒施不精准、人工投入大等诸多问题。”戴宏告诉记者,村里以“数字赋能、科技兴农”为理念,联合中联智慧农业公司,对全村农田进行数字化改造,研发了基于作物需水模型与土壤水分模型等技术的智能灌溉决策算法,在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中应用,为农户提供灌溉决策建议。

此次数字化改造,架设40套智能闸门、1座智能泵站、6套智能阀门等,配合水位仪、墒情监测,可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灌排,预计省工50%—80%,减排20%—40%。

“改造完成后我们可以实时了解田间水位情况和作物需水情况,并获取科学的灌溉建议,农户们只需要点一点手机,就能足不出户远程操控智能闸门或阀门,甚至可以依托平台进行全自动灌排作业。”中联智慧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智慧农田将布设气象站、虫情灯、苗情监测摄像头、遥感无人机机巢等设备,结合卫星、地面团队、农机终端,实现“天空地人机”五位一体的田间作物信息实时采集,并通过多光谱影像获取、长势监测分析、变量施肥处方图生成、平方米级变量作业等实现穗肥的变量施用,预计每亩可增收50至80元。

04.jpg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大水漫灌”到“按需供给”,从“依靠经验”到“基于数据”……近年来,常德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智能农机装备和先进农业技术,运用5G、AI、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为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广袤田野正在释放更大的潜力,绘就现代农业的新图景。

政策扶持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种粮有补贴,农机有补贴,技术有指导,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种粮的劲头更足了!”戴宏说,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为稳定粮食生产,常德市认真落实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完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让农民种粮有钱赚、得实惠。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常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春风吹拂,希望的种子正在港中坪村的田野里生根发芽。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孕育着新的丰收希望,也彰显着“洞庭粮仓”的“常德担当”。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陈妍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646947/64/1479818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