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叶亭君 桃源报道
早春寒意未消,民生暖意已浓。近日,桃源县马鬃岭镇召开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流动现场会,全体班子成员、“两代表一委员”、老干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及组长代表组成观摩团,深入全镇8个村(居)民生项目现场,通过“一线看成效、现场听民声、当场解难题”的方式,检验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质效。
科技赋能柑橘产业:滴灌系统“浇”出致富新希望
“手机一点,水肥精准到根!”在马鬃岭镇刘炎村白洋湾柑橘基地,种植户江克富向观摩团展示智能滴灌系统时,脸上溢满笑容。
“这套水肥一体化系统,是去年村民‘屋场会’呼声最高的项目!”村支书刘民忠介绍道。为了让柑橘产业迈向更高的台阶,刘炎村先后投入资金20万元,建成3级管网和2个供水基站,覆盖全村100余亩柑橘园。
“它能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养分含量,结合算法从而实现水肥精准调控。”过去,在这样的丘陵地区进行施肥灌溉是一项既费力又耗时的任务,对农民来说负担沉重。如今有了智能技术,农民轻松多了,能专心管理果园和做其他农活,柑橘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从靠天吃饭到云端种植,科技助农交出了群众的满意答卷。
油茶激活集体经济:千亩荒山变“绿色银行”
走进理鸣村油茶种植基地,7000株油茶苗在初春微风中舒展新绿。
"这片油茶林,就是我们的绿色银行!"村支书覃贵勇向观摩团成员们掰起手指头算起"共富账"。
通过落实"村级实事项目群众票决制",村民大会全票通过将闲置老林场改建油茶园,带动周围25户低收入家庭每年增收5000元,也让10余名村民的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项目是咱们自己选的,干着有劲头”谈及未来油茶种植规划,农户们信心满满。
从荒山到“银行”,油茶林稳稳托起了农户的幸福生活。
民生实事聚合力:把民生清单变幸福账单
活动现场,一个个好经验、好做法令与会人员耳目一新,新项目、新亮点、新形象,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市人大代表江丽表示:“智能滴灌和油茶种植项目既体现科技兴农,又激活集体经济,建议将这些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广,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从‘政府配餐’到‘群众点单’,项目真正解决了百姓急难愁盼。”老干代表王明清连连感叹,点赞民生实事“接地气”。
民之所愿,虽远弗届。镇党委书记张鸽强调:“2025年,我们将继续紧扣“产业提质、民生增效”主线,用心用情用力落实三项清单,让民生实事成为乡村振兴‘强引擎’。”
据悉,本次流动现场会观摩的15个项目涵盖农业基础设施、党建和文化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各村(居)的发展风采,亮点纷呈、干货满满。接下来,马鬃岭镇将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坚持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不断梳理并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确保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叶亭君
编辑:姚晓雅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