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防汛到救火 国网常德供电公司驻村书记杨威:把百姓安危扛在肩上

红网时刻新闻9月26日常德讯(通讯员 彭浩)9月16 日,湖南省石门县三圣乡北岔村的乡村道路上,国网常德供电公司驻北岔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杨威如往常般开展日常走访。当行至村部附近,他的目光停留在村民向廷平家的院落 —— 曾在盛夏深夜被大火吞噬的区域,如今已矗立起一栋崭新民居,青瓦覆顶、墙体规整,在夕阳下透着温暖的生活气息。

微信图片_20250925171039_21_325.jpg

时间回溯至7月28日凌晨2时许,村民们都在熟睡。杨威的手机突然响起,急促的铃声打破夜的宁静——这是他工作以来始终保持的习惯:24小时开机,手机放在床头,确保第一时间响应群众需求。“杨书记!向廷平家起火了!火太大了,我从窗户看过去全是火,他家母猪一直在叫!”电话那头,是北岔村妇女主任张小玉焦急的声音。

杨威瞬间清醒,来不及细想,抓起灭火器就冲出宿舍。“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火不等人,早一秒到现场,就能多保一点东西。” 事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杨威的语气依旧坚定。

抵达现场时,火光已染红半边夜空。向廷平家堆放杂物、饲养牲畜的副楼已完全被火焰包裹,屋顶瓦片在高温中噼啪碎裂,燃烧的木梁不时坠落,浓烟滚滚呛得人睁不开眼。52 岁的户主向廷平光着膀子、只穿一条短裤,脸上身上满是烟灰,脚也被掉落的木片划破。

见状,杨威立即拿起灭火器对准火点喷射,可副楼火势已借风势蔓延,手提式灭火器的力度与范围根本无法压制。危急时刻,北岔村党支部书记张健带着父亲和10余名村民及时赶到,大家扛着抽水机、提着水管,迅速与杨威并肩作战。水枪对准火头,村民们轮流接力,经过近1小时的奋力扑救,凌晨3时许,火势终于得到控制并彻底扑灭。

火灭了,杨威却没歇着。他一眼瞥见向廷平仍在流血的脚,当即联系村卫生室医生到场包扎。得知伤口较深需缝合,他二话不说,让向廷平坐上自己的车,又从宿舍拿出备用衣物给对方穿上,连夜驱车赶往合口中心卫生院。在医院,他全程陪同办理手续、守着完成缝合手术,直到凌晨 5 时许安顿好向廷平,才匆匆返回村里。

回到北岔村,杨威又马不停蹄组织村民清理火场废墟——副楼已完全烧毁,屋内5头土猪不幸葬身火海,部分烧焦残留物还冒着青烟。他当即带着村民开展二次扑救,直到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才松了口气。

几天后,康复出院的向廷平攥着几百元现金专程来到村部,执意要给杨威衣服钱。“向大哥,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钱我不能收。你现在的重点是重建家园,有困难,村里和我都帮你想办法。” 杨威的婉拒,让向廷平心里暖烘烘的。

鲜少有人知道,这场救火硬仗前一个月,刚到北岔村驻村的杨威,还打赢了一场防汛保卫战。6月中下旬,石门遭遇罕见持续强降雨,北岔村河水暴涨,眼看就要漫过河堤。

6月18日,雨下了整整一天。杨威与村干部分组巡查防汛隐患,主动承担起老人多、有电力设施的将军台片区和丁家湾地灾点巡查任务。行至邹家湾屋场时,他远远发现河边一台变压器不对劲—— 底座已被洪水冲歪,电线径直泡在水里。

“一旦漏电,后果不堪设想!”身为电力人,杨威对设备安全有着极强的敏感度,他立刻喊来村民用警示带围起警戒线,冒雨拨通供电公司抢修电话,清晰报出位置、说明情况,每一个流程都有条不紊。

直到晚上10点半,浑身湿透的杨威才返回宿舍。可刚坐下歇口气,又接到“河堤渗漏”的报告。他抓起雨衣就往外跑,到现场一看,堤坝已裂开缝隙,浑水正不断往外渗。“大家先往高处挪!”杨威一边安抚村民,一边迅速联系调运挖机、木桩和土方,还跳进齐膝的泥水里现场指挥——以往在电力系统协调抢修设备的经验,此刻派上了大用场。

在雨中坚守到凌晨3点,堤坝渗漏终于止住。“杨书记一整晚没合眼,还总跟我们说‘别慌’,有他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村民朱修武的话,道出了大伙的心声。

如今,向廷平家的副楼已经重建好,加固后的河堤稳稳守护着村庄。杨威依旧每天在村里转,碰到村民就拉家常,问问生活情况。

“从电力一线到乡村一线,岗位变了,但为老百姓解决难题的心思没变。” 他常说,只要村民住得安心、过得舒心,自己多跑点路、多熬点夜,都值。

在北岔村的乡间小路上,杨威的脚步仍在继续,他用实干与担当,把初心写在了为民服务的每一件实事里。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彭浩

编辑:胡丹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646943/60/1531227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