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怀化女发型师李晓华在网上爆火,同样是发型师,晓华为什么就与众不同?除了她高超的手艺之外,更因为她能够对顾客的模糊诉求提供恰到好处的服务,网友评价她是“听得懂话”的理发师。结合我们的工作,群众就是我们的顾客,我们在服务群众的时候,也应从群众的诉求出发,不断提升与群众沟通的本领,既能“听得懂”,又能“找得准”,更能“说得清”,拉进与群众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
消除内行话里的风险点,虚心向学倾听群众“心里话”。“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作为党的干部也不可能做到事事精通、处处周到,但由于长期处于同样的环境,凭借经验也能办成事,就容易“自以为高明”,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认为自己比群众更了解情况,更懂得如何处理问题。有的看不到群众的探索实践、创新创造,有的不愿意倾听群众方言俚语、民生琐事,有的不善于从群众的立场想问题作决策,习惯“为民做主”。看起来似乎是工作方法问题,实际上是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群众是政策的直接承受者,对各项工作得失感受最多、体会最深,也最有发言权。要相信群众智慧,以“满腔的热忱,眼睛向下的决心,求知的渴望,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虚心地拜人民群众为师,在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知民所需、知民之盼,才能有效地凝聚起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使决策接地气有底气。
把握外行话里的关键点,推心置腹当好群众“知心人”。在贴近群众了解情况时,获取到的信息往往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我们除了“眼”到“耳”到,还要做到“心”到。在“多方看、多方听”的基础上,对获取到的多维度信息进行分析。一家之言也许失之偏颇,结论不一定准确,惟有通过广泛接触,结合实际,结合具体,结合工作经验,才能科学甄别、客观分析,方能获得准确结论。以《寻乌调查》和《兴国调查》为例,毛泽东同志进行了广泛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农村的阶层分布、乡土文化、商业经济等各方面情况,使他对当时的国情做到了了然于胸。党员干部要主动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群众家庭,对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对问题有准确的定位。不仅要识别问题的表象,还要深入理解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探究问题根源,精准定位问题核心,才能有的放矢,推动解决难题。
找准外行话里的切入点,勤修内功做好群众“身边事”。行业之间自然存在差异,但专业词汇和内部话术不应成为阻碍沟通的壁垒。白居易写诗但求老妪能解,要打破这层隔阂,就要学会把晦涩难解的“官样文章”转换成明白朴实的群众语言。不能把事情说得清楚明白,让群众尽快理解,归根到底是业务不熟、底气不足,所以只会故弄玄虚,不敢直面问题,只敢照搬照抄,不敢创新创造。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能够将复杂的外交政策转化为通俗的日常语言,创造性地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外交政策,深入浅出,也深入人心,正是基于他对当时工作和形势的深刻洞悉。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领。面对群众时,才会融会贯通,才能把“内行事”转化为“外行人”听得明白的“行外话”,群众就能听得懂、记得住、学得通。
(作者 彭弄影 武陵区委组织部干部信息室干部)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彭弄影
编辑:姚晓雅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