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常德10月21日讯(通讯员 王晓岚)为进一步把握新高考模式下高三一轮复习常规课型的授课技巧,掌握一轮复习备考学科知识夯实及查漏补缺的实操策略,提升2025届高考备考效率,10月16日-17日,鼎城一中开展了高三一轮复习“渗透课堂”展示研讨活动。
一、精心准备
为呈现出更加精彩的课堂,各备课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对设计出的课例进行了多次磨课,授课教师积极听取同事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反馈,不断改进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们还结合本学科特点,将教材、教辅资料、在线资源等进行整合,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展示
语文组董珂 怎样读懂一首诗
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方法论的传授上,通过“望”“闻”“问”“切”四步法,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逐步深入地解析了诗歌鉴赏的技巧与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古诗文的技巧。精选的高考真题和有针对性的练习,既锻炼了学生的实战能力,也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
数学组 李佩霖 数列求和 错位相减法
左佳瑶 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实例和变式练习,巧妙引导学生探索数列求和尤其是错位相减法的内在规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从而更深刻地掌握和应用这些数学概念。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主动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英语组 宁丽 Book 1 School Life 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下的词汇运用
本堂课以School Life为话题,深度挖掘课本素材,形成一个由词汇复习-词块积累-句型升级-语篇运用构成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通过强化词汇在句型及任务语境中的实际应用,巩固并深化语言知识的同时,促成学生中高阶思维技能的发展,同时渗透了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
物理组 黄灵 闭合回路的欧姆定律、功率、动态分析问题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基础,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掌握物理概念和定律的本质。教师重视实践操作,确保学生高度参与,并提供示范和指导,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着重于培养科学思维,鼓励学生用物理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组 庞业绪 元素周期表
课程设计精选高考题、模拟题,充分结合高考考向,紧扣高考考点,具有权威性及针对性。教师带领学生全面回顾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确保对每个概念都有清晰的理解,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特别是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课堂展示。
生物组 彭莉 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和概率计算
通过师生互动评价,教师巧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和总结,同时提供精准的点评和补充,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注重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和易错点的强调,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也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契合。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锻炼了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课堂展示。
政治组 李迪 和平与发展
采用议题式教学法,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得知识的呈现条理清晰,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得知识的生成过程自然而有效;将时评材料与知识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整堂课逻辑思维清晰,课堂结构合理,师生间的互动自然流畅,营造出了活跃的课堂氛围。
历史组 丁莉莉 抗日战争
教学设计紧密结合了新高考的核心素养目标,确保了教学内容的重点突出和高考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强调了对历史概念的深入阐释,以及对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细致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归纳,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
地理组 胡婷 习题讲解
首先,通过精准的考情分析,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针对性的复习指导。接着,小组讨论环节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精神,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再次,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总结,巧妙地运用变式题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强调地图的运用,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评课研讨活动现场。
三、研讨总结
本次高三一轮复习研讨会,由学校行政、教备组长和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委团队对10堂展示课进行了现场打分,推选出精彩课堂。课后,各学科分别组织了评课研讨活动,对上课教师的教学内容,策略方法、课堂管理、学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点评,对后续的复习计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老师们积极发言,建言献策,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力求提高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高效备考。
一场展示,一轮磨炼;一堂好课,一份收获;一次研讨,一种沉淀;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智慧的交融,为2025届高三备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高三,是挑战,更是机遇。让我们在这次研讨课中,为梦想加油,为未来蓄力。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王晓岚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