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民请命造血的“赤脚医生”

红网时刻新闻常德4月19日讯(通讯员 崔德胜)卫校生孙军,常德鼎城人。他身材高挑魁梧,慈眉善目圆脸。给人印象就是一个能成事,有担当的人。他学历不高,只是一个普通的卫校生。但家里父子兄嫂、爱人两代人从医,可以说是“医香门第”。因其心里常装助人为乐的善念,经常为社区和居民做些善事、好事,他们的家庭倍受社会、社区和邻里的尊敬与爱戴,被称之为“为民请命造血的‘赤脚医生’。”

建院篇

孙军通过多方调查、走访,听取仁人志士的意见,很快拿出组建博雅医疗集团计划书与建设方案。为了筹资建院,他费尽了周折。他知道像这些涉及民生安全的建设事项,是要经过多个部门参与的市场调查、可行调研,以及人员资质、设备资质、检测资质等权威性审察评估,只是没有想到审核程序会如此之艰难。前后一年时间,跑前跑后。经常是吃了早餐忘记了中餐,瘦了10多斤。一个气温达39度的炎热夏季,卧床生病的他,因为守约的原因,硬是拔掉针管,顶着39.8度的高烧,驾车跑完了近200多公里的资料“定审”路。他的这种“铁人”气质,深深感染了身边人,也坚定了这些白衣天使与老孙办民生实事的信心与勇气。

创立了鼎城区第一个全民健康医院,接下来的事更多。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医院创收与惠民服务之间如何把握的问题。对于投资创收的私营企业,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然而,对于医药费、检查费、治疗费价格,以及所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孙院长都非常重视,并对此规定了最高限价。明确要求事关价格要“就低不就高”,医院保本微利是基本方向。院内医政科、医疗小组、医生护士不能乱开处方、乱开药,药品不能随意加价、涨价。

“同志们,处理好惠民服务与不打价格战的问题,是我们建院的首要问题、核心问题,同时,更是医院工作的红线和底线。”在建院为民、建院惠民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孙军一诺千金,盱眙没有犹豫。就是挂号费这样的小问题,他也非常重视,规定必须开院务会决定。

“挂号费的问题,就这么定了。按公办医院最低标准收取”,“我不否定们有些专家确实很优秀,但我们是民间最底层的医疗服务机构,就应该像乡镇卫生院一样,惠民生、办实事。我们必须给群众、给患者最低标准的服务,绝不能互相攀比乱定价、乱涨价。”院务会上老孙的一席话,感染并带动了全院医护人员,让全院上下都为有这样的好医生、好院长、好企业家而欣慰……

建院续篇

2018年,随着全国和湖南老年化率的提升,孙明浩又有了新的想法,建一座“老年养老公寓”。就在老孙刚刚考虑设计、建设养老服务公寓时,听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鼎城区民政局已经建设一所规模很大、环境很好的养老公寓,准备对外承包”,政府想通过公办民营的方式解决鼎城区养老服务的问题。消息传来,孙军又惊又喜,他马上联系了有关部门,双方很快签订了合作协议。

虽然,房子是修好了,但装修及配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快,养老服务筹备办公室的预算出来了。5栋框架、毛坯房的装修、配套资金达2000多万。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不是短期内能够见效的项目。你们要慎之又慎,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呀。”老孙身边的所有亲戚朋友都有些着急,大家更关心的是,拿出这样一大笔钱,要担太多风险,有没有这个必要。

一连几个晚上,孙军就没有睡一个囫囵觉。天天在网上搜寻浏览,反复查看各种办院案例,不时打电话听取朋友意见。嫂子等家人也有不同意见:“要筹集拿出这么大一笔钱,肯定是有风险的。朋友说的也没有错,反过来想,有这么一笔钱完全可以躺平,不想事不干事,更不用承担任何风险。”那几天,老孙满脑子都是朋友、亲人“投资、躺平”“躺平、投资”的画外音与质疑声……一个偶然事件,孙军终于下定了决心。

这是四川攀枝花的一则案例。一个大家族中有6个子女,父亲去世后,妈妈一人含辛茹苦把儿女养大。后来在妈妈的张罗下,孩子们都各自结婚、嫁人成了家。家里除了一个姐姐留在乡里务农,其余5个人都进了城。兄弟姊妹6人却不愿意赡养79岁高龄的老母亲。平时老人缺衣少食、子女不管不顾村民们都看在眼里,无奈之时只能背地里给点施舍与帮助。但临近过年时,子女6人谁都不愿接纳老母亲,乡亲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向当地派出所报案。

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家庭观念中一项重要责任,也是亲情、道德的一种表现。“世上竟有这样不孝顺的子女”,这个不孝案例彻底颠覆了孙军的认知。于是,孙军办好老年实体的决心被再次提到议事日程。

为名至实归把养老实体办得更好,充分彰显公办民营实体特质,孙军投入了全部精力与金钱。为使房间南北通透、敞亮、舒适,让冬日暖阳和夏季清凉能够穿堂入室,孙军在第一次设计一层30间房,6层共180间房的基础上,调整为一层15间,一下裁剪可用房间90间,按照当时入住最低标准计算,仅此一栋大楼就损失创收资金约50余万元。

根据老龄人多样化需求,他们还在每个房间设计了大大小小10多个壁柜、地柜。厕所装了暖风机、求救电话,房间配置了全自动洗衣机、智能空调,室内还安排了适应老年人坐的休闲藤椅,软茶几等。考虑老年夫妻的特殊需要,孙明浩还专门请来专业设计师,打造了2栋,共60间别墅式养老套间,并为每个小套间添置了老年夫妻吃喝拉撒用所有生活用品。

“这么好的条件,这样好的环境,谁不看好这里,我登记。”记得开张当天,鼎太养老服务中心人气爆棚,登记入住者络绎不绝,仅一天时间,正式签约入住者近200人。

为民造血篇

“现在的老龄群体‘三高’等富贵病多,怪病也多。我们院里就有几个需要做血透的病人。每次推来推去家属感到特别不方便。”工作人员的随意聊天,被孙军听到,这俨然成了他的一块心病。虽然,“医养结合”的推行,他们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在院落建立了就近治疗、就近看病的鼎太医院,但像血透这样的相关项目过去没有考虑,现在没有建设。一想起这些老孙就忧心忡忡。

2024年初,孙军又萌发了在鼎太医院开血透室的初衷。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在全国居民群众尿毒症和白血病患者不断增多,养老机构又有需求的情况下,他决定筹集设备资金,建设一个就近方便、经济实惠、舒适温馨的透析室。投资建设过程虽然也很复杂,申报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市、区两级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很快建成了全市养老系统第一个血透室。孙军及全院护理人员的心病总算祛除了。

“到这里做血透特别方便,又经济实惠。我们真是有福气。”4月1日,常德市鼎城区鼎太养老服务中心医院血透室正式开门运营,并接待院内外患者。尿毒症患者李宏运第一次来这里,就不停地夸赞,说这里“人善,服务好,方便了患者”,“他们为周边群众和居民做了一件大好事”。据鼎太医院血透室负责人介绍,对建立这个血透室,孙院长事先进行过走访、调查,仅鼎城区范围就有相关需求人员近2000人,其中尿毒症患者1100多人,而全区血透需要满足率大约有38%的差距,说明供求差距很大、供需矛盾突出。

"过去,到市第一中医院做一次血透要长时间坐公交车,往返折腾近3个多小时。有时没有床位还要等上半天,节假日还要提前预约。现在好了,血透可以随来随做。还有咖啡、饮料,小零食,进门就有问询服务,贴心安排,价格还比别的地方便宜几十块"。在透析机轻微的旋转声中,郝浩微闭双眼,安心地躺在床上。全身热血在流淌,心里暖暖的、甜甜的,心病、身病早被抛到九霄云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孙军的大爱、初心。虽然,老孙只是一个普通的民间医生,但他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已在常德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成为白衣天使为民请命,为生命输血、造血的优秀典范……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崔德胜

编辑:黄刚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646848/53/1374596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