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五保户打扫卫生。
指导罗东枚餐馆经营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红网时刻常德1月2日讯(通讯员 邓友清 蔡文龙)“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服务好群众,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近日,笔者来到西洞庭管理区,见到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驻村干部陈仓颉,他这样说道。
2008年,18岁的陈仓颉满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应征入伍,因表现突出,2013年光荣入党。陈仓颉在部队从事驾驶及特种驾驶教员工作,曾保持安全行驶20万公里零安全事故的记录,获得武警部队“红旗车手”称号,后因公致残被评为九级伤残军人。2020年转业到常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
2022年5月,陈仓颉被派出到西洞庭乡村振兴示范片开展帮扶工作,从此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他对乡村振兴工作充满激情,很快要融入到当地群众当中,一心为民办实事,为乡村振兴工作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本着党员干部带头干的作风,他经常走家串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听取群众的心声,及时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努力为群众服务。
刚来西洞庭驻村工作期间,他结识了涂家湖73岁的村民刘大仁。刘大仁是一名五保户,衣衫褴褛,邋邋遢遢。在刘大仁家中,陈仓颉被眼前老人困难的生活景象深深地触动,眼眶不禁湿润起来。刘大仁经历了丧女丧妻之痛,孤苦伶仃,独自生活在一间简陋的政府援建的平房里。之后的日子里,只要是空余时间,陈仓颉就会上门看望老人,给他送慰问物资,打扫房屋,整理菜园子,让刘大仁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
一年多的驻村日子里,陈仓颉帮助老百姓解决了许多困难问题。58岁的罗东枚是原涂家湖村妇女主任,从事20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因丈夫年轻时突发脑瘫中风,后康复常年在家休养,无法从事繁重事务,罗东枚便成了家里的劳动主力。由于工作繁忙,劳累成疾,致使罗东枚颈椎压迫神经导致全身瘫痪,虽然经过治疗基本康复,但却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家里也因此返贫。
虽然镇、村两级后续都给予了罗东枚政策扶持,但由于长期服用康复药物来维持治疗,对她来说还是杯水车薪。陈仓颉到西洞庭参加乡村振兴工作了解到罗东枚家的情况后,积极帮助并展开帮扶,尤其是今年得知涂家湖村伊康食品厂下半年恢复生产,外来务工人员多,罗东枚萌生了在厂旁边开餐馆的想法。陈仓颉知道后,很快就帮她联系了厂外店面并谈下场地。
去年9月餐馆如期开业,在本职工作市场监管业务范畴内,陈仓颉多次给罗东枚指导餐饮方面的置办和选材,还给她普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醒她注意食品安全。据了解,目前餐馆平均每个月营业额达到1.5万元左右,既帮罗东枚家解决了经济困难,又帮助她的家人解决就业问题。
“爸爸,你怎么晒得这么黑呀?”
“爸爸每天都在外面跑,就晒黑啦!”
“没关系的爸爸,就算你晒得再黑,你都是我亲爱的爸爸。”
一天的驻村工作完毕后,陈仓颉每天都会抽空听着视频电话那头女儿软糯的声音,瞬间触动着他内心的柔软处,一天的疲惫全都烟消云散了。两个聪明懂事的女儿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牵挂。
“小孩的成长初期很重要,工作日我没办法陪伴在她的身边,只能用视频的方式参与她的成长,周末没有特殊情况,我都会回市里和她们见面。”
与家人聚少离多,陈仓颉总是觉得亏欠家人,家人却义无反顾地支持他。夫妻二人相互加油打气,鼓励对方在自身的工作岗位发光发热。
日日行,千万里终至;常常做,千万事竟成。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陈仓颉肯吃苦、善学习、敢挑战,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他把一片真情实实在在地留在了西洞庭这片土地上。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邓友清 蔡文龙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