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老城微改造 幸福来敲门——看湖南津市的“精致”范儿

01.jpg

改建后的津市澧水大桥南侧辅道,极大方便了周边居民出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黄刚 白玲川 通讯员 胡文杰 津市报道

一座精致之城,不仅仅有高楼大厦,还要有生活的诗意;不仅有靓丽的外表,还要有温暖的底色。

在秩序井然的市场中,感受满满的人间烟火气;在景色宜人的公园里,尽享欢乐的亲子时光;在川流不息的车流前,拥有缓步过马路的自在……这些藏在生活中的小细节,诉说着城市的风度与品位。漫步津市市城区,一幅清新、怡人的生活画卷映入眼帘人来车往,井然有序,每个居民的脸上都写满了从容与自信……

集中整治以来,津市市委、市政府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为出发点,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在推进“精致街区”建设中,部署开展“一拆四增”工作,拆除闲置地块围挡,增加绿地、车位、口袋公园和健身休闲场所。以“落地有声”的举措,聚焦群众关切。用一件件顺民意暖民心的实事,让城市充满温情。

05.jpg

新改建后的停车场。

从小处着手,让精致更有“亮度

傍晚时分,骑一辆单车,环行在津市澧水河畔,晚风阵阵,不时还能看见群鸟滑翔而过,无比惬意。

在环湖自行车道的两边,有樱花系列景观、赛艇码头、观景平台、主题雕塑等设施,驿站休憩区、咖啡屋也深受年轻人的喜欢,不时有人打卡拍照。

“一拆四增”后,三洲驿街道生产街附近的1万多平方米的“阳光大草坪”已成为“网红”绿地,每天都有不少市民来这里遛娃、散步、赏景……

02.jpg

孩子们在改建后的休闲场所激情玩耍。

而在半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废土地。

“之前围挡里面杂草丛生,现在大改观了!围挡全部拆除,建成了绿地和休闲场所,大大提高了居住体验。”住在新天地周边的居民刘成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为充分利用城区闲置地块资源,盘活存量资产,配套新兴业态,提升城市品质和改善人居环境,津市市于今年启动城区“一拆四增”建设工作。

建设工作中,津市紧盯群众需求,充分征求部门单位和群众意见建议,多次现场踏勘,坚持因地制宜、问需于民、厉行节约,算好建设账和管理账,真正做到“花小钱办大事、办实事”。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共拆除围挡4056米,新增绿地50782平方米、车位322个、口袋公园8个、健身休闲场所6处,引进游乐园项目一个。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一拆四增’的二期建设工作,将一些群众需求的项目纳入进去,真正提高群众幸福感。”津市市住建局党委书记李本亚告诉记者。

邀群众参与,让精致更有“温度”

04.jpg

走进居民中,听取整改意见。

开窗见绿,出门进园,是如今呈现在津市人眼前的新景象。

“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居民自己说了算。”李本亚说起了改造的出发点。

在“一拆四增”工作中,津市坚持群众主体原则,通过业主会、小区论坛、问卷调查等征询居民意见。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居民自己说了算。“指挥棒”交到居民手中,换来理解支持,为改造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我提议街道到路边增设几把椅子,没想到街道采纳了我的意见,并给了明确回复,感觉今年真是和往年不一样啊!”李敏十分关心老家改造,身在外地,不能每次参加小区论坛,只能通过“驿呼百应”平台提建议。看到自己的提议被采纳,李敏非常开心。

“政府为我们办实事,还充分听取、采纳我们的建议,我们哪有不配合的道理。”电话那头,李敏告诉记者。

每一处改造前,津市城区各街道通过召开业主会、小区论坛、问卷调查等方式,认真收集居民的改造需求和意见。小区怎么改、改后怎么管,让居民“自己议、自己干、自己管”,充分将话语权交给居民。以居民自愿为原则,实施“两轮意见征询”,户户承诺后,每成熟一个就改造一个。

微信图片_20240905171613.jpg

津市三洲驿街道小区论坛授牌仪式。

“一拆四增”工作开展以来,冷冰冰的围挡荒地变成了绿地公园,绿荫繁花、推窗见景成为了常态,城市居住环境大幅改善,绿化增多了,停车便捷了,休闲健身也不用大老远跑了,居民生活娱乐更加方便了。

下一步,津市将继续深入推进“一拆四增”工作,计划投入300万元,将16处地块纳入建设范围,建成后将新增绿地约60000平方米、车位176个、口袋公园3个、健身休闲场所3处,配套共享菜园、自助洗车场等新兴业态3处,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从长远出发,让精致更有“宽度”

微信图片_20240905171619.jpg

居民志愿者清扫公共区域。

城市更新,政府包不住、揽不起。

资金缺口,是各地老旧小区改造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如何破题?津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地方政府积极落实配套资金投入,确保各项改造资金有保障。同时全面挖掘优质资源,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让社会资本成为街区改造的主力军和硬支撑。

建好更需要管好。津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形成了“专业服务+居民自治+托管服务”的长效管理模式。

改造后的城镇老旧小区,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和社会组织 为成员的议事机制。通过民主评议选举街区长、片区长、楼栋长,构建了较为完备的“街区自治工作网”。并积极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实施管理,目前,新改造的小区专业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47%。

03.jpg

改造好的老旧街区。

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人,环境好了,大家也都自觉担负起维护管理的重任。在生产街沿河地块,居民卜茂生积极做好院落周边卫生整治,为阳光大草坪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在105街区活动中心,居民张建辉主动承担起健身设施的保养工作;在丽景豪庭口袋公园,居民们更是自觉维护公园环境,营造了“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浓厚氛围。

据初步统计,新改建的街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着力推进志愿服务建设,倡导友好睦邻,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7支、吸纳志愿者近百人。

津市还整合街区周边教育、养老、创业、交通等各种公共服务资源,打造“终身学习、全民康养、大众创新、15分钟生活圈”等需求场景。补齐基础设施配套短板,坚持从“衣食住行”到“娱教医养”,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已新增车位2602个,新增充电桩249个、日间照料中心3个、城市书屋3个、智能健身房5个。

城市更新,生活更新。“一拆四增”带来的不仅是城市颜值的改变,更有城市功能的完善。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宜居二字在此刻更加具象化了。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黄 刚 白玲川 胡文杰

编辑:陈妍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646843/97/1424249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