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弘扬劳模精神 加强劳动教育

红网时刻新闻常德6月13日讯(通讯员 林坚)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紧扣“厚植劳动情怀,凸显农科特色,打造服务乡村振兴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办学特色,启动了以“劳模精神”为引领的劳动教育全维度“提档升级”,通过打通交互引领、平台建设、转变作为的“333”应用路径,有效推动了劳动教育与理论教学、创新实践、日常思政相结合,极大促进了学生养成劳动意识、提升劳动能力、塑造劳动品格。

由“要素”向“整体”的升级,成就了学校顶层“交互性”的体系创设

学校以体系建设为主线,以劳模精神进校园为重要抓手,将劳模精神贯穿劳动教育全过程,形成了“劳动是培育栋梁之才的必须方式”的共识,达成了“劳模精神充盈劳动教育”的理念,最终按照“交互性”创设路径,推动了“三个体系”变革。

变平行为交叉,实行课堂交互联动。高度重视劳动育人工作,一是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入手,以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为抓手,做好劳动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二是出台《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设置了总学时为32个学时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具有专业性与个性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变断续为持续,推行人才交互培养。一是推动学工、教学、科研、后勤等部门统筹联动创设劳动场景,积极拓展资源。二是实行校园卫生责任包干制,设立“一院一区”劳动实践区,动员学生充分参与劳动知识学习和实践,促进劳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变抽象为具体,做到行为交互评价。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千分考核条例》,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劳动和实践活动情况作为综合评价体系的一部分进行严格考核,将具体劳动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升学、评优、入党的重要参考。

由“分离”向“融合”的升级,成就了劳动教育“特色化”的平台创构

学校旗帜鲜明地唱响劳动奋斗主旋律,在大学生内心深处播种向劳模学习、劳动光荣的信念,重点抓好“劳动+”育人的“三化”融合发展,强有力地搭建了特色平台提升育人质量。

“劳动+专业”推动“多元化”课程教学平台建设。一是引导学生体验劳模工作。学校设立工作坊,与地方、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多样化学生实习、实践实训平台,如从企业选拔省技术能手为学生上课,组织学生走进工匠教学基地、湖湘劳模工匠馆等地作开展茶艺、手绘等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二是推进劳模精神进课堂。学校立足自身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发挥学科优势,开设具有劳动教育元素的专业课程,将劳动元素有效融入各学科专业教学,如,农林专业深入农场基地,拿起锄头、铁锹,学习工具用法、翻土技巧等专业知识;水产专业去到实习基地进行水产养殖,园林专业参与校园绿化设计和建设,设计专业参与宣传橱窗、活动海报设计等。三是开展劳模进校园巡讲。邀请湖南好人、优秀共产党员、专家学者用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感召引领学生,近距离感受先进人物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四是组织劳模与学生面对面。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构思、录制微党课,通过常德本地党史人物鲜活生动的故事,构建集教学、体验、实践于一体的教育体系,形成把理论提炼和故事讲述融为一体的精短课件,打造思政“金微课”。

“劳动+公益”推动“社会化”志愿服务平台建设。一是注重生产实践劳动。开展“白云深处采茶忙”“疏果劳动助力黄桃丰产增收”“桃树林里学嫁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二是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域。统筹推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织近20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围绕乡村振兴、教育关爱、社会服务等内容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大学生的智慧和力量。三是强化志愿服务工作。深入社区开展“幸福鼎城 公益集市”活动、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活动等公益劳动,全方位为学生搭建劳动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在基层实践中进行劳动锻炼。

“劳动+生活”推动“主题化”实践活动平台建设。一是打造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定期开展寝室卫生检查,组织“同建清雅之室、共树文明之风”寝室文化节活动,提升学生自觉保持宿舍卫生环境、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的能力和素养。设立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工助管、后勤服务、图书导架整理等劳动实践活动。二是节日与劳动教育巧妙融合。在端午节开展粽子制作实践课,重阳节组织敬老院慰问,母亲节帮父母分担家务等,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活动锻炼生活技能,培养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

由“量变”向“质变”升级,成就了教育成果“显性化”的相互转变

培养目标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学校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劳动知识的掌握和劳动技能提升,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进而成长为合格的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近两年全校涌现出省级优秀毕业生213名,省级创新创业优秀毕业生19名,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党员4名,772名大学生光荣入党,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972项。

培养主体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学校发挥劳模精神引领功能,在选树优秀学生典型发挥朋辈榜样作用的同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在微信视频号推送教师群体中的劳模典型,用“身边的劳模”教育和影响学生,倡导教师们学劳模、当劳模,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爱岗敬业、奉献事业的精神境界。学校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和农林科技学院教工党支部分别获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学校或2023年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

学生发展从“会劳动”向“爱劳动”转变。学生将热爱劳动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今年学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6000余小时,2023年获“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项目一项,入选团中央“圆梦工程”等项目3项。毕业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品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用人单位的满意度非常高。毕业生就业去向率高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方阵,《中国教育报》头版以《劳动教育为学生就业“加码”》为题,对我校坚持劳动教育及取得的显著成绩进行了报道。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林坚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646840/57/1399553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