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10月31日讯(通讯员 周欢)今年,津市市住建局结合实践探索,常态化开展4项创新举措,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举措一:“一把手沉浸式体验” 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为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津市市住建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检验标准,通过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一线开展“沉浸式体验”,亲身感受业务“精不精”、流程“通不通”、效率“高不高”、体验“好不好”、执法“规范不规范”、投诉处置“及时不及时”等服务细节,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问题,为津市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今年以来,“一把手”累计接待企业群众81人次,体验办理事项10余项,参与执法2次,发现并解决问题5个,处理投诉30余件,受到企业群众广泛好评。
举措二:优化市政基础设施前置条件,打造“四零”供水服务标杆
通过分级优化用水报装模式,建立用水信息与政务数据共享机制,持续优化用水前置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用水便利度,打造津市供水服务“零申请、零跑腿、零材料、零费用”的“四零”品牌。
在持续优化用水报装模式方面,津市市在市政自来水管网覆盖区域,开通线上、线下用水报装办理途径,推行用水报装“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全面推进“211”用水报装服务模式。即:将原本需要3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资料受理、现场勘察、设计制定供水方案、工程验收、挂表通水等业务环节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办结;将资料受理和制定供水方案环节合并为1个报装环节;将原本要提交的多项资料精简为1项报装申请材料;对所有用户接水报装实行免费办理。
举措三:打通产品销售、资金回收难等“肠梗阻”,打造“保姆式”服务体系
受经济下行,市场萎靡的影响下,部分企业产品销售困难,资金回笼慢。住建局坚持多渠道、多维度发力,帮助企业在各街道、乡镇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协调回收资金2400余万,帮助企业融资500余万元,持续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纾困解难、注入活力。
举措四:推行“一证通办”改革,以“减资料”促“简政”
围绕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一证通办”改革举措,通过归集或核验企业和办事群众基本信息、加强内部数据共享等方式,实现办事企业群众仅凭营业执照或身份证(驾驶证)即可办理关联政务服务事项,大幅提升办事效率和企业群众感受度。从方便企业群众视角出发,共梳理形成“一证通办”精简事项清单12项,精简材料120余份。截止目前已累计办理“一证通办”业务30余件。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周欢
编辑:李彩虹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