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澧:退休女干部自建敬老院,守护“夕阳”十七年

红网时刻常德9月20日讯(通讯员 蔡璐佳)近日,笔者一行驱车来到临澧县望城静慈敬老院。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迎风站立在门口,笑眼盈盈地等待着记者的到来,这位老人便是静慈敬老院的创始人朱银华。

微信图片_20230920171854.jpg

静慈敬老院是临澧县退休女干部朱银华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历经三年艰辛,在朋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自2006年建成起,静慈敬老院累计收养596名老人,52名残疾人士,4名孤儿。

四个孩子 聚成一家

“一开始我们敬老院只针对老年群体,收养这四个孤儿也是缘分使然。”朱银华笑着说道。

田丹便是朱银华结下的第一个缘分。小田丹自幼跟随奶奶生活,某天出门,小田丹被问到奶奶去哪儿了,他说奶奶已经睡了两天,原来,小田丹的奶奶在两天前已经过世,而小田丹天真地以为奶奶只是在睡觉。朱银华得知后于心不忍,在征询小田丹的意见后便把他接到敬老院抚养。

起初,小田丹非常调皮,经常性恶作剧,朱银华也只是笑着包容他的一切。“别看他这么调皮,这小孩聪明得很,眼神也非常好使,每次精密物件儿我们弄不好的,交给他,三下五除二就给弄好了。”提起小田丹的时候,朱银华口吻里满是自豪。如今,小田丹在上海从事化工精密仪器生产工作,闲暇之时还经常电话问候敬老院的“亲人们”。

“妈妈你为什么不等我长大就离开我了……”这是小杨丹日记里的一句话,也是朱银华决定收养这个孩子的契机,“当时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眼泪一下就出来了,这孩子实在可怜,我便把她带回敬老院了。”在小杨丹求学路上,朱银华一直充当着“引路人”的角色,无条件地支持她学习,如今,小杨丹也在长沙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

“这四个孩子每到过年时候都会回来,和我们一起做年夜饭,有时候就算没车了他们也会租车赶回这儿来团圆。”朱银华感慨地说道。

两床棉絮 善结良缘

十二年前,静慈敬老院门口出现了一位扛着两床棉絮的老人,老人名叫吴双武,是一名抗美援朝退役军人,他平时酷爱看报,从报纸中了解静慈敬老院后便拖着棉絮,租了辆车,只身一人从石门县前往敬老院。

“吴老是一个个性十分鲜明的小老头,刚开始来我们这儿的时候轴得很,经常因为不服管闹着要回家,但我知道他只是嘴上说说,心里还是舍不得我们。”朱银华回忆道。

平日里,吴双武特别爱和人谈论自己的从军经历,“和3个战友一起背靠背扫光二十多个敌人”是吴老最引以为傲的事迹,朱银华也十分爱听吴老讲故事,有时候,学校会组织学生来敬老院研学,朱银华便邀请吴老充当爱国教育的讲解员,孩子们在绘声绘色的演讲中也埋下了红色的种子。随着年岁渐长,吴老越发觉得这段历史不能只靠自己去讲述,抗美援朝精神需要更多人去知晓、去传承,在卧床之际,他将朱银华叫到跟前说道:“等我讲不动了就请你替我讲下去。”

今年年初,吴老不幸离世,他的两个儿子前往敬老院料理相关后事,“爸爸每次打电话都会很开心地分享这边的趣事,一直念叨着让我来拜访您,我能感受出来他在这边确实很快乐,真的很感谢您的付出!”吴忠华说道。在离开敬老院前,吴忠华将吴老的抗美援朝勋章等物品一并托付给了朱银华。

一句承诺 一生守候

在谈及静慈敬老院创办初衷时,朱银华眼眶有些泛红,她说敬老院的创立源于对妈妈的一个承诺。1995年,朱银华的母亲因病住院,朱银华日夜守候在身边,有天,母亲发出一声慨叹:“我重病在身,有你们这些儿女照顾很幸运,可我们乡下那些孤寡老人今后日子怎么过,要是有人能发菩萨心将这些老人收聚在一起该多好啊。”朱银华当即便答应母亲自己将来一定会办个敬老院,让这些老人老有所依。

一声慨叹,一句承诺,静慈敬老院便在筚路蓝缕中诞生。1997年,朱银华提前从单位办理内退,下海积累资金。2003年静慈楼动工兴建,由于资金积累过程短,资金短缺,朱银华将自己全部积蓄用完之后,将自己及女儿的保险办退,找亲朋好友东借西凑才勉强筹够部分资金。2009年临近年关,朱银华坐在门口愁眉苦脸,朱宏波询问得知敬老院资金筹措困难,便主动掏出3万元支持姐姐的事业。

在工程建设中,朱银华出过一次车祸,左腿被撞得血淋淋的,但她拒绝司机让她住院治疗的建议,司机拗不过她,便给了她1000元,朱银华只拿了800元回家,简单处理完伤口后,让女儿花720元买了三吨水泥用于施工。

后来,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静慈敬老院终于建成,来这颐养天年的老人越来越多,很多老人受不了工厂的嘈杂声,朱银华当机立断关停工厂,为老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社会上还是好心人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疫情期间,每天都有很多蔬果整齐地堆放在敬老院门口,这三年的蔬果甚至比平时都要丰盛。”朱银华笑着说。

三代心愿 用爱传承

余静是静慈敬老院现任院长,也是朱银华的女儿。余静于1997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后,母亲一直希望女儿能接管敬老院,一开始,余静并不理解母亲的坚持,但在母亲多次劝说下,余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于2006年进入静慈敬老院协助母亲。

“在我印象里妈妈非常爱干净,起初她办敬老院的时候,我就觉得她应付不过来,坚持不了多久,结果没想到一办就办到了现在。”余静如是说。

在余静协助照料期间,一位85岁的老太太病了,大小便失禁,拉得裤子、床上、床头柜上、地上到处都是,朱银华见状并没有嫌弃,而是亲自为老太太擦拭身体,在为她换衣服时,老太太再一次大便失禁,溅到了朱银华的头发上,她抬头与女儿对视后,忍俊不禁,此后,两人每晚轮流值班护理。“妈妈说她把这些老人都当成外婆来照顾,当时真的蛮打动我的,这也是我决定辞职帮妈妈的一个原因。”余静感慨道。

母亲的言传身教给了余静很大触动,2019年,余静辞去工作,专职投身养老事业,同年,创办了临澧县望城静慈残疾人托养中心。在敬老院工作过程中,余静还关注到了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敬老院中单独设立心理咨询室,在老人需要的时候为老人排忧解难。

“养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由无数个点点滴滴组成的,它也没办法给我们及时反馈,但这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既然我决定做了,那么我就会做到底。”余静语气中透着坚定。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蔡璐佳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646743/64/1307048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