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数字乡村”是个新词。在湖南,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在乡村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
红网时刻推出融媒体系列报道《湘村“向云端”》,带读者走进被数字化覆盖的湖南新农村,感受湖南“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生机盎然。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吴思静 张俊 实习生 刘雅娟报道
7月28日,在全省数字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暨数字乡村试点启动仪式上,发布了首批入选我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名单,永州市双牌县泷泊镇霞灯村榜上有名。
霞灯村隶属双牌县泷泊镇,总面积9.33平方公里,有山林4000余亩、耕地1700余亩,辖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20人。村域内有花千谷旅游景区(3A级)、永和塔旅游景点,有华瑞科技、昇宇科技、昊利科技等工业企业,有蔬菜、杨梅、八月瓜、土鸡、野山羊等种植养殖业。霞灯村的数字乡村建设于2022年4月启动,截至2023年6月底,已发展用户70户,产生集体经济收益4万元,预计每年产生集体经济分红收益在6万元以上,收益期长且稳定。同时,在乡村治理、智慧农业、产品展销上进行了有益尝试。5G以及千兆光纤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
数字赋能 助基层治理搭上科技快车
双牌县霞灯村紧靠潇水河,村里多处临水,夏季炎热,总有人想要下河戏水,防溺水工作成了村里一大难题。霞灯村结合数字乡村建设,引入防溺水电子设备,开启“人脸识别+音频警报+视频监控”新模式,通过云视频监控监管河道,实现视频监控全村覆盖,一旦有人经过河岸,智能防溺水装置便会及时响起警报:“水深危险!注意安全!水深危险!注意安全!”提醒、劝导人员撤离,并自动向后台指挥中心传送画面、反馈信息,实时远程对话。
这仅是霞灯村数字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21年5月省委网信办工作队驻霞灯村以来,该村联合联通公司共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建设工作,基于联通5G未来乡村平台建设个性化的数村平台,平台主要功能有:党建引领、美丽乡村、三务公开、乡村治理、组织管理、信息发布、大喇叭、大数据看板、民情上报、民生服务等二十多个功能板块,将数字智能渗透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
安装在河岸边的智能防溺水报警装置。
光纤覆盖 让信息联通装载加速装备
霞灯村地形复杂,网络覆盖成本高,但是当地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的留守儿童需要看护,老年人需要使用智能手机和儿女视频联络,或是在闲暇时观看电视节目,这些都离不开网络。在中国联通的帮助下,霞灯村建设L900站3个、共建共享4G基站4个、宽带端口近200个,辖区内5G网络和千全兆光纤全覆盖,宽带用户渗透率达95%。
光纤覆盖,让霞灯村的村民和外界有了连接的纽带,让信息传输登上快车道,为霞灯村的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网络助力,拉近了世界与霞灯村的距离,使霞灯村的声音也能走出大山、传遍世界。
乡村管理运营平台。
互联网+ 为乡村政务搭建数字通道
霞灯村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而是以“互联网+政务”的模式进一步创新。根据霞灯村试点的下一步计划,一是构建事事上线的乡村数字服务体系,依托“数字乡村”治理平台,构建起镇、村、组、户四级管理的数字乡村架构体系,将社会治理网格从线下搬到线上;二是构建户户晾晒的乡村数字管理体系,因地制宜构建模块化的乡村数字管理机制和体系;三是构建人人参与的乡村数字自治体系,在数字乡村云管理平台中开发村务、财务、党务、服务“四务公开”板块,同时设置“村民大会”、村情讨论群等栏目,让村民在线上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四是探索“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乡村治理新模式,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五是提升乡村数字服务效能,筑牢乡村网络文化阵地,强化乡村网络文明建设,完善县级融媒体中心功能,拓展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等服务;六是构建环环相扣的乡村数字监督体系,依托城市大脑平台,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整合共享端口,汇集数据资源,实现对镇主要部门、18个村(社区)的行权数据全获取,形成“数据池”。
“互联网+政务”模式的出现,一方面,使村民自己参与乡村治理成为可能,每个人都是乡村的主人,每个人都为乡村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为村民带来更好的服务,使霞灯村的村民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霞灯村积极参与双牌县泷泊·国际漫城、河东新区开发建设,乡村振兴工作迈上“快车道”,已成为双牌县乡村旅游重点村、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村。相信未来,霞灯村的乡村数字经济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将大幅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将持续优化,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将基本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将基本建立,乡村网络文化将进一步繁荣发展;“霞灯村”也不再是个案,中国各个村落都将在数字科技的助力下“向云端”发展。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
作者:吴思静 张俊 刘雅娟
编辑:文建美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