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米稻海 刘长 摄
在鼎城黄腊溪大碈,党员干部坚守抗旱一线。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黄刚 通讯员 熊丹 鼎城报道
9月27日上午,烈日炎炎,在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沙河口进水闸口,5台大功率的抽水泵经数名工作人员的紧急调试安装,实现了从澧水调水到十美堂受旱的田地中。
“现在正是晚稻扬花的关键时期,也是需要水源的关键时期。经过研判,短时间内,我们紧急调度日夜加班,采取主动在澧水主河道开沟引水、筑坝提水、打抗旱机井等有效措施,保证农业生产供水和群众生活用水。”十美堂镇水利站站长杨军说。
自7月中下旬以来,常德鼎城区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旱情不断发展蔓延,面对“渴”不容缓的旱情,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干群同心,推进防旱抗旱“十大措施”,系统提早谋划、科学会商研判,确保了早、中稻的保产丰收及晚稻用水需求,抗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超前谋划,统筹协调用水
从柳叶湖调水。
积极寻找水源。
旱情就是命令。全省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后,鼎城区迅速召开专题调度会,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研判会商旱情形势,凝聚全区领导干部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共识,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精准施策,聚焦保发展、保民生、保生产重点,守住人畜饮水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两条红线,全力以赴打赢抗旱保供保收主动战。
7月初,冲柳高低水水位按伍甲拐水位不低于33米控制。鼎城区委、区政府担当担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山丘区74座病险水库未空库运行,按照平均75%水量标准蓄水,留足抗旱水源。同时,统筹大河引水、筑坝拦水、多级提水、区外调水、高效用水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充水源,保障生活和基本农田用水。
在各个乡镇,当地党委、政府坚决扛起了抗旱主阵地的大旗。在鼎城区十美堂镇,受澧水河道水位持续下降影响,十美堂镇沙河口进水闸目前已无法通过常规提水手段进行引水,为解决这一难题,十美堂镇联合区民主阳城垸水利管理委员会在澧水主河道开挖了近400米的沟渠,将河道中心水源引至进水闸附近,再通过筑坝提水向垸内输送水源。
各地还充分利用微信群、村级广播、宣传车等方式,积极开展节水抗旱宣传,提升群众抗旱救灾意识。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排查旱情和供水情况,及时掌握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抗旱措施,保证农业生产供水和群众生活用水。
大河引水,多渠道扩展水源
在鼎城十美堂镇,大家齐心协力安装抽水设施。
从澧水河调水,满足稻田用水。
“水到田里,我就不忧了。我也会管理好晚稻,确保今年秋天丰产丰收,感谢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韩公渡镇种植大户看着水汩汩流向自家的稻田高兴地告诉记者。
原来,9月7日以来,镇村两级干部齐心协力,在黄腊溪大碈、冲柳低水旁围堰提水,已增设了1台变压器、27台潜水泵,不断加大供水,基本满足了附近农田供水。
“这是第四次从柳叶湖调度用水了,同时,也在积极与其他周边水源地协商,加大对我区的补水。”鼎城区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主任彭皓告诉记者。
为及时解决水源问题,鼎城区积极与津市市、柳叶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协商,从毛里湖、柳叶湖、牛屎湖、白芷湖等区外及共管水源引水调水,共从毛里湖、柳叶湖补水近3000万方,目前牛屎湖、白芷湖正在对鼎城区有序放水。
高效用水,提高水源利用
水源通过干渠流入稻田。
水利部门工作人员与种粮大户等一起查看水稻稻穗情况。
积极寻找水源,更要用好管好水源。
“我们这条灌溉渠道,要管全镇12000亩稻田用水,为了充分管好用好水源,我们在渠道的各个卡扣安排村干部和党员值守,确保水源流向最需要的地方。”韩公渡镇水利站站长刘翔高速记者,同时,还安排专人对干渠进行疏通清淤,减少水源浪费。
鼎城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区各中型水库严格按照用水方案进行调水,按“先人后物、先远后近、先高后低、先难后易”的原则,坚持人畜饮水优先,把保障粮食生产用水作为重点,切实提高水源利用率。
同时,保障居民用水。各农村水厂明确专班,严格落实“一厂一案”,引导群众错峰用水,及时储水。积极动员干群,抢修漏损渠道,疏通淤塞堵点,确保水流畅通,减少蒸发和渗流损失。
据了解,目前沧山水库、跃进水库正在开闸为下游黄土店镇、花岩溪镇、尧天坪镇、许家桥乡、斗姆湖街道放水,各乡镇有序用水。其中沧山水库放水约80万方,跃进水库计划放水约240万方,确保前河片区晚稻生产“最后一发水”。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黄刚 熊丹
编辑:朱志姣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