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行远自迩 踔厉奋发—湖南信息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课程思政团队成长叙事

微信图片_20211214100835.jpg

大学外语教学部集体备课。

微信图片_20211214100842.jpg

集体讨论。

红网时刻12月14日(通讯员 鲍绪婕)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建设也成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想竭力献给党的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

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地融入实际课堂,特别是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合体现,把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这块生日蛋糕做大做好,成了湖南信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外语课程思政团队长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整躬率物,寻幽探胜

早在两年前,大学外语教学部主任雷黎就已关注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她认识到,大学英语作为国内高校受众学生人数最多的主干通识课程之一,必将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

在此新背景之下,雷黎要求教学部全体教师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主动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素养,积极提升大学外语教育教学技能,并选拔出了贺珊婷、李小川、徐佳、肖海艳和胡蓉等六名优秀大学英语教师,组建起2021年湖南信息学院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雄关漫道,砥砺深耕

复赛前的挑灯夜战,对于每位成员已是家常便饭。从教学视频到教学材料,大到教学理念的阐述,小到一个手势的摆动幅度,她们反复斟酌每个细节,无数次讨论修改,力求呈上能体现最高水平的参赛作品。

从备赛初期开始,团队的感人事迹就常常发生。雷黎在周末期间,因备赛加班在往返家与学校的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但她以大局为重,一个人默默扛下了一切,把车匆匆放车行后打车来校,继续参与团队备赛,给整个团队做了表率;团队中的李小川教授作为高等院校外语教育教学专家,总是以身作则,每次都会早一步来到备赛室,对团队选手进行一对一指导。

团队中既有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有刚刚生完孩子的妈妈,哪怕到复赛提交比赛的前一个夜晚,她们都反复检查着最后的材料直到夜深人静,甚至凌晨四点才从备赛场地匆匆离开。

守正创新,笃行致远

六位团队成员虽学科背景各异,但均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备赛过程中,她们在前期教学设计上纷纷谏言献策,力求突破学科边界,开展思政教学与大学外语课堂高度有机融合的跨界合作。整个课程以产出导向和认知理念为指导,打破传统单向度的教程设计,增强学生在教程使用中的主体性。同时将英语听、说技能训练融为一体,结合超星学习通、Ismart等线上开放课程资源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课堂,虚实结合多维立体学习通道,增强英语视听说学习者主动学习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学外语教学部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通过不断实践创新,将英语语言技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将德育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大学外语教学部教师将继续发挥团结协作、敢打敢拼的传统,站实课程思政课堂这个主阵地,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鲍绪婕

编辑:黄刚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021/12/14/1055737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