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12月3日讯(通讯员 吴胜男)“小凯一出生时就因缺氧被确诊为脑瘫了,当时一家人都特别难受,感觉特别绝望。后来听说县残联有重点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项目,我们家赶紧去打听,一下子就申请上了。小孩子在定点机构康复到现在快6年了,都是免费治疗。这几年,他独立完成了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稳、第一次尝试站立、第一次行走,经历了太多平常却又不平凡的第一步。县里的好政策让我们的孩子得到了康复成长的机会,也让我们这种家庭看到了新希望。”回首这几年的康复经历,桃源县漳江街道的胡妈妈就忍不住流下激动的泪水。
桃源县残联到定点康复机构看望鼓励在训儿童。
近年来,桃源县残疾人联合会按照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要求,针对残疾儿童0-6岁康复黄金期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可以帮助绝大部分残疾儿童获得生活自理、学习及社交等能力的特点,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开展残疾儿童摸底筛查,对有需求的0-6岁残疾儿童应救尽救,让残疾儿童享受到高质量的康复救助。
今年,桃源县承担了省、市两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任务(主要是69名残疾儿童共计552个月免费康复训练和110名残疾儿童的入训任务),截至目前,已送训138名残疾儿童,完成955.75个月训练,超额完成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同时,结合政务下沉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工作,通过微信、政务平台等电子化平台积极为对象资料申报提供便利,让数据多跑路,让家长少跑路,让残疾儿童就近就便能享受审批服务,打通了“一门式”服务最后一公里。
智力残障和孤独症患者儿童正在进行主题认知训练。
此外,在完成省市实事项目任务的同时,县残联还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整合地方资源,对未能纳入国家及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的7-17周岁困难残疾儿童开展救助,扩大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覆盖面。更重要的是,为了严格康复机构管理,做好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县残联在市残联与各康复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基础上,又与各康复机构签订了结算付款协议书,该协议进一步明确细化了结算办法和训练质量,以及歧视虐待儿童等行为如何处罚的规章,更好地监管了各康复机构履行服务协议情况,确保康复训练出成绩、出实效。
县残联理事长钟茂胜表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安宁幸福。下一步,县残联将着力推进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康复质量,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走进课堂、融入社会,共享美好明天。”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吴胜男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