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徐荩: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招大引强”聚集

红网时刻6月24日综合(常德日报记者 葛辉文 谭明 通讯员 龚安康)“市委明确提出‘招大引强’,切中了常德经济发展的要害,抓住了持续发展的‘牛鼻子’。”谈到招大引强工作,常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徐荩如是说。

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常德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产业发展仍然是最大的短板。而补齐短板的“牛鼻子”正是招大引强。

说到这里,徐荩用“具体实践”“关键举措”“必由之路”概括了自己对招大引强于常德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即:是常德贯彻“三高四新”战略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十四五”规划“一中心、两枢纽、三基地”目标的关键举措,是打造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必由之路。

那么,作为全市重要的经济综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准备如何深入开展招大引强工作呢?徐荩斩钉截铁地回答:全力以赴!

如何落地?他说,聚焦市发展改革委自身职能职责定位,向政策设计、项目谋划、平台建设、环境优化四个方面重点发力。

政策设计上,持续抓好产业发展政策顶层设计,引导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向产业发展聚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拟落地的重大项目需求,一对一提出专业化、个性化、具体化的支持政策。支持全市21条优势产业链因地制宜制定“一链一策”。

项目谋划上,结合常德市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和21条优势产业链培育情况,按照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要求,精心谋划一批质量效益好、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创新招商模式,制定个性化招商方案精准开展招商对接。

平台建设上,抓好科技创新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平台在汇聚产业发展要素方面的载体作用。重点是打造区域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协助园区和企业创建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进一步发挥“金融超市”的作用,为企业搭建高效便捷的融资通道。

在环境优化上,一方面,抓好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抓好协调服务,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破解企业用工、项目用地、交通物流等要素瓶颈,为重大项目引进和落地协调解难。

谈到眼下的招大引强工作。徐荩介绍,当前,市发展改革委正在加速推进研究院经济引进、重大项目审批提速、降本增效政策制定三项工作。

“在研究院经济引进方面,我们正在深化与大院名校战略合作,建立产学研多方合作新机制,高标准引进100家左右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创业团队,加快推动产业研发,赋能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重大项目审批提速上,我委正在起草《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将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审批时限,为招大引强提供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在抓降本增效政策制定方面,发改委正在起草《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细则》,通过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降低物流制度成本、要素成本、税费成本、信息成本,促进重大项目落地。”

徐荩表示,谋划产业发展、服务项目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是市发展改革委的重要职责。市发展改革委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招大引强工作中,在推动常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常德上,尽显责任与担当。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葛辉文 谭明 龚安康

编辑:吴翰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021/06/24/958270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