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综合3月11日讯(常德日报记者 葛辉文)2020年,常德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86亿元,比2015年增长26.39%;常德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8.84亿元,比“十二五”末增加203亿元。“十三五”期间,常德市民生相关支出累计达1996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6倍,改善财政收入质量等财政管理工作连续3年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奖励。刚刚过去的“十三五”,常德财政的成绩可圈可点。
“十四五”已经开局,成绩属于过去。面对新形势,我市财政工作将如何再上台阶?
“‘十四五’时期,预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左右,到2025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08.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长4%左右,到202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740.4亿元。”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天生习惯了用数据说话。
“开局之年,市财政局将深入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进常德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杨天生掰起指头,把今年的五件大事一一道来:
以稳速提质为目标,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扎实抓好“提升税收占比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提高全口径税收占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建立健全协税护税机制,加快推进财税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升税收征管质效;加强罚没财物管理,增加可用财力;切实用好用活土地等要素,提高招商引资政府投入综合回报。强化收入入库日常监控调度,凝聚各方工作合力,确保全市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收入质量稳步提升。
以优化产业生态为目标,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聚焦聚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重点任务,支持培育壮大工程机械、烟草、生物医药、大健康四大支柱产业。优化财政投入模式,采用产业基金引导、风险补偿、财政贴息、后补助等方式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本、民间资金、社会资源作用于市场主体。支持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发挥好金融超市作用,有效解决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以改善民生福祉为目标,积极做好民生支出保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扶持,进一步健全就业援助制度。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救助水平。支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升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发展精细农业、品牌农业。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以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为目标,积极做实债管工作。落实债务管理“1+5”工作责任,扎实做好“控增量、化存量、防风险、推转型、开前门”工作,落实隐性债务化解措施,坚决遏制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债务存量,平滑缓释债务风险。继续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在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中的作用。
以防止财政管理领域“跑冒滴漏”为目标,积极提升理财水平。严把财政收入组织关、严把财政支出政策关、严把重点项目建设关、严把预算绩效管理关。深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国有资产、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会监督、内控建设的作用,推动建设阳光财政、法治财政。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葛辉文
编辑:黄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