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津市:从前“穷窝窝”,如今“金银窝”

红网时刻常德1月13日讯(通讯员 马浩然 刘奎 全红飞 刘方凌)“过去我们的穷窝窝,麻雀飞过都不落”,这句民谚正是湖南省津市市毛里湖镇中心村十多年前的真实写照。彼时,该村基础设施薄弱,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可谓“三不通”。受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的制约,集体经济一片空白,村民也是“十户九空”,村民只能靠外出务工以维持生计,是标准的“空壳村”“空心村”。

如今,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一个班子强、生态美、经济活、村民富的村庄跃然纸上。

两委带头,走好特色路

“‘大河有水小河满’,只有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村民才能过上好日子”。2017年该村两委换届后,党总支书记马大喜深知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才能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连续两个月,村支两委班子组织村民代表、全体党员,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深挖特色资源,召开了多次户主会、谋划会,确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落实办法,至此,拉开中心村转变序幕。

“我们村自产的大米比别处的好吃,是不是土壤中含有什么特别成分?”有村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马书记立即请来专家对土样、水样进行提取检测,化验结果令人惊喜,该村水土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既然有这样的独特优势,何不把村民零散的土地流转集中起来?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们说干就干,先期流转土地1000亩,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分包给种养大户种植红菜苔、野菊花等,年产值近300万元,种菜大户获得高收益的同时,村集体每年获利3万到8万。

56_副本.jpg

村民种植红菜苔。

机会永远属于思维敏捷、敢于创新的人,一则关于“青蒿素”的新闻又让马书记眼前一亮。我们的土地如此稀少、珍贵,何不种点产值高、好销售的东西呢?就从“青蒿”入手,马书记请来湖南农大的教授,带来了技术和种子。党员干部带头种,结果惊人,经济效益是普通农作物的3到5倍。短短两年,发展到1200亩,村委会立即找来行家里手,成立合作社,村集体和企业合股,年终结算分红。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能分红近5万元。

同时,中心村利用低洼地势和丰富的水资源,打起了网红“小龙虾”的主意,流转土地2450亩,发展稻虾混养产业。通过成立“金稻田”种养专业合作社,引进专业人才管理,每年产值破千万,村集体每年也能获利近十万元。

扶贫造血,共拓发展路

中心村曾是毛里湖镇贫困户最多的村,近年,上级党委、各部门每年都会投入一定的资金助力扶贫攻坚。“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的长远之计”,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开展一系列产业帮扶行动,用扶贫资金入股“中鑫果蔬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实葡萄种植项目初始资金,并于2019年修建了高标准葡萄产业园200亩,聘请贫困户参与项目建设、产品种植、后期管护等,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该村的“阳光玫瑰”葡萄项目不仅甜了当地群众的嘴,更激发了他们积极劳动、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也激活了全村的集体经济。仅2020年一年葡萄园的年产值就高达400万元,村集体分得红利3万多元,当地群众喜笑颜开,真正做到了“扶贫造血”“授人以渔”。

67_副本.jpg

葡萄产业园。

中心村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村容村貌巨变,经济发展态势大好,村民脸上洋溢着别样的“精气神”。乡村要发展,离不开年轻人。村里经济快速发展,村民的日子蒸蒸日上,激发了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回到家乡,返乡创业。村民在村里的各个合作社务工,既照顾了老人,又教育了孩子。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劳动力的回归,中心村村民有一句口头禅“打工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大家都愿意在家乡就业。毛里湖镇街道岳阳路,大小酒店十几家,基本上是中心村人打理经营,戏称“中心一条街”。

村民的腰包鼓了,却不曾忘记故乡,乡贤们争先恐后捐资捐物,乡贤辛某牵头成立“中心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会”,募得社会资金近50万元。村民自发集资修建的基础设施既便利了村民的生活,也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马浩然 刘奎 全红飞 刘方凌

编辑:李彩虹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021/01/13/883237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