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德厚,一名从教26年的“金牌”班主任,从偏远山乡到县城,从普通老师成长为学校骨干,霜染青丝、韶华不再,却初心不改。追寻谢德厚的教育之路,他的工作经历如一幅幅清丽的画卷,不着浓墨重彩却令人赏心悦目。26年来,他就像一个摆渡的船夫,静静地守望在渡口,为学生的灵魂摆渡。
为山村孩子求知“摆渡”
谢德厚老师本是张家界桑植县人,1994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地处临澧县山区的杉板桥中学工作。作为学生时代入党的共产党员,他服从安排,告别父母乡亲,来到这所位置偏远、条件简陋、信息闭塞的学校。山村的夜晚是那样寂静,静得让人感觉好似来到了世界的尽头。怀揣青春梦想的谢德厚老师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一个被这个世界遗忘的人,一丝淡淡的乡愁油然而生,七尺男儿泪湿枕头。
开学后,学校安排他当班主任,看到讲台下几十双天真无邪的目光齐刷刷投向自己,那一瞬间,他那一颗沸腾着热血的年轻的心深切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神圣。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教好这群渴求知识的山里娃,让他们开心学习,健康成长。
谢老师很爱他们,不仅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知识,还带他们爬山、效游、编演节目,有时他还从山外带来精美的文具送给贫困的孩子……对于这些边远山村的娃娃来说,谢老师就像黑暗中的那一束光,既能照亮他们的世界,又能温暖他们。
在杉板工作的两年,是谢德厚播下育人梦想的两年,他由当初的茫然与动摇蜕变成热爱与坚定,由那个懵懂的班主任成长为成熟的摆渡者。
为“断奶”孩子的成长“摆渡”
1996年谢德厚被选调到临澧三中,学校安排他担任初一班主任。该班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很多人第一次离开父母在校住宿,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方面都感到茫然无助。
谢老师就当上了这群第一次“断奶”孩子们的在校父母,教他们洗衣服、折被褥,安慰他们不要想家、学会自立,周末还得护送他们上车回家。现在在武汉三一重工上班的刘钊,就是谢老师1996年带的学生。记的当初报名的第三天,他在寝室里又哭又闹要回家。谢老师查寝时发现他在水桶里用脚“洗衣服”,床铺上七零八乱,蚊帐也是东斜西歪,于是谢老师放下手电筒,手把手教他洗衣服、折被子,并摸着刘钊的小脑袋瓜说:“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要学会自立,自己的事情要学着自己做哟!” 后来,刘钊考上北京理工大学后还经常说:“是谢爸爸教会了我不少生活常识,懂得如何热爱生活。”
为了照顾好这群刚“断奶”的孩子,谢老师把怀有身孕的妻子送回桑植老家,交给年迈的的父母照顾,没有向学校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学生的一节课。就连女儿出生那天,他也不在妻女身边。
为困难学生勇敢面对生活“摆渡”
26年来,他把爱心献给学生,用爱的和弦,奏出美的乐章。
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挚爱。2005年下学期,谢老师所带的98班有一个叫王小年的同学因患类风湿关节炎,手脚经常疼痛麻木,请假成了家常便饭,原本优异的成绩日渐滑坡。为了让她坚持学习不掉队,谢老师经常深夜给她熬药,送开水,在寝室里为她热敷,还发动全班同学关心帮助她。后来其家长来校护理,他又让母女俩住在自己并不宽敞的家里,并一直鼓励她要坚强勇敢,战胜病痛,还经常为她补习落下的功课。就这样王小年同学慢慢变得坚强起来,学习也变得更刻苦。后来考上重点大学的王小年回忆道:“生活在98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是我的福分,有谢老师给我力量,我战胜了病痛,收获了成功……”
为顽劣孩子的成功逆袭“摆渡”
初中的孩子正值青春叛逆期,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孩子成为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差生”,谢老师从不放弃,总能化腐朽为神奇,变顽劣为优质。
2017年上学期,谢老师所带的1411班有一名叫蒋文化的孩子,经常逃学,沉迷于手机和网络游戏,成绩是班上倒数几名,科任老师找他谈话,他不理不睬,满不在乎。谢老师没有放弃,通过上门家访,了解到孩子来自一个组合家庭,母亲和继父的关系不和,而且常年在外打工。对于这个缺少爱的孩子,谢老师挤时间为他开小灶,补缺补漏,大力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并多次去家访,劝说家长多陪伴孩子。慈父般的爱融化了他心灵的坚冰,蒋文化从自闭的阴影中走出来,慢慢进步了,最后初中毕业顺利考上了高中。
26年来,谢老师帮助了不少学生,也感动了不少家长。许多孩子和家长谈到谢老师,总是交口称赞,都说:“能分到谢老师班上读书,是孩子的一种福气。”有些家长出于真心感谢,偶尔会给他送点礼物,但他都坚决推辞说:“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把孩子教好,这就是我最高兴的事”。
一路走来,谢老师凝望一行行远去的青春背影,享受着落霞照征途的无限幸福,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纷至沓来。时光流转,红尘阡陌,细数谢老师教书育人的故事如沐春风,不惊天动地却荡涤尘埃杂质,成绩有目共睹却能保持低调本色。26年的无悔坚守,是他对教育事业专注与忠诚的最好诠释。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
编辑:朱志姣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