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芳华十年 筑梦前行 常德经开区书写创新发展绚丽篇章

微信图片_20200908085743.jpg

芳华十年,常德经开区用实干和奋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红网常德站 记者 郑江晖 通讯员 罗勇 报道

1992年,沅水南岸,德山东麓,德山经济科技开发区向阳而生,“两路一桥”鸣响了德山开发区向前奔跑的发令枪;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定名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吹响了新一轮发展的号角;2020年,栉风沐雨十载,春华秋实满庭,带着丰硕的成果,常德经开区再次踏上征程,向着“区域性产业发展排头兵,新时代园区转型先行者”奋勇前进。

招商引资 步伐坚实

微信图片_20200908085631.jpg

沅江风光带已成为德山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最近的十年,是常德经开区激情满满、收获颇丰、活力四射的十年。

在常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常德经开区始终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始终保持开放创新的勇气和干事创业的激情,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在砥砺奋进的征程中,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7月28日,由湖南景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的常德市原料药和制剂国际化产业园项目、安徽中科大国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的常德城市云大数据中心项目、青海爱能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的清洁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等13个重点招商项目在常德经开区集中签约,总投资121.8亿元,为常德经开区招商引资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0年至2020年,常德经开区先后引进项目440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229个,引入世界500强企业10家,中国500强企业10家,民营500强2家。一组组傲人的数据中,展示的是常德经开区招商引资的决心和成效。也正是如此优质的投资环境、高效的投资服务,十年来才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企业投资兴业。

为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坚持协同发展,从而打造创新创业的优质平台,常德经开区园区内创建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平台,推进大部制改革,按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目标,组建形成“大经济”“大建设”“大管理”“大服务”“大监督”的精简高效运行体系,为产业项目的引进、建设、经营提供全过程、无缝隙、专业化服务。为更好地服务投资者和创业者,园区还出台了《常德经开区鼓励产业投资暂行办法》《支持专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关于吸引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到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的意见》等各项政策措施。

十年来,常德经开区敢闯敢试,“刀刃向内”,积累了众多经验。在机构设置、简政放权、人员聘用等方面,在区域调整、行政审批、代办服务、平台转型等领域,园区都率先进行了创新性改革。这些有效实践,为园区开拓奋进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不仅如此,园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强力推进“三大攻坚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遏制债务增量,化解债务存量,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精准推进脱贫攻坚,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所有贫困人口年内可全部稳定脱贫。切实加强污染治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要求,着力守护好园区的蓝天碧水净土,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

在重招商、强引资的大环境中,在环境优、改革新的强动力中,十年间,常德经开区规模工业产值从87.8亿元增长到498亿元,增长了4.6倍;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3.8亿元增长到109亿元,增长了3.5倍;固定资产投资从37.1亿元增长到182亿元,增长了3.9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亿元增长到20.2亿元,增长了9倍;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173亿元,千亿园区实至名归。

这些增长数据的背后,是常德经开区全区上下扛起为民服务旗帜,党员干部在项目现场展现担当、体现作为,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也是常德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敢于突破尝试的不懈努力。常德经开区招商引资工作所迈出的每一个坚实脚步,将成为园区未来招商引资工作发展的奠基石。

产业集聚 打造高地

144745808512822349.jpg

车间里一派繁忙。

197802753790628564.jpg

车间里一派繁忙。

从成立公司负责生产和研发,到自主研发第一项产品,并受委托起草该产品的国家标准,常德思高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颂扬立足经开区,打造电子元器件领域的“智慧高地”。他见证了经开区的变迁,经开区也见证着他的成长。

聚焦产业优质发展,是近年来常德经开区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砝码。过去十年里,常德经开区坚持以大项目引领大转型,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逐步形成了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食品、新能源新材料三个主导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商贸物流两个特色产业的“3+2”产业体系,先后引进了中国中车、中国中药、中国建材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复星集团、三一集团、中联重科、中通速递等国内500强企业来此投资。

就在今年6月,总投资额达70亿元的20个生物医药项目落户常德,投产后,这批项目将实现产值216亿元,税收15.95亿元。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正在形成。

8月,2020年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增补名单发布,常德中车新能源汽车扩能项目位列其中。该项目也是湖南省2019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超万台、产值过百亿的世界一流绿色、生态、人文、智能的现代化客车工厂,并致力打造中国客车行业的标杆工厂。

园区内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正在涌现,“四上”企业达到280家,规模工业企业18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华为常德工业互联创新中心、电商企业加速器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相继建成运营,百兆瓦级多源电力实验平台等正在加快推进,为企业孵化成长、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接下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要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壮大产业集群。”常德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育智介绍说,要更加突出主责主业,牢固树立“产业立命、项目为王、发展为要”的工作理念,坚持不懈引进重大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努力赶上产业汇聚的大部队,跻身产业建设的主力军,当好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把产业脊梁尽快挺起来。

壮大产业集群意味着园区将突出质量导向,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努力实现讲求规模与讲求效益并重,注重生产与注重生态并重,做大个体与做长链条并重。同时,要突出特色导向,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引导培育一批“镇园之宝”。突出主体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断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让企业真正作自己的主,干自己的事。“力争3-5年,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过500亿,两个特色产业产值分别过300亿”,常德经开区坚定了自己的下一个十年发展目标。

近年来,常德经开区坚持专精特新,转型发展,积极构筑了良好的产业生态。通过搭建技术平台、信息平台,帮助现有企业提质强能。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科仪等单位,共同建立了国内首个百兆瓦级多源电力实验平台。与华为公司合作,建立了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

同时,常德经开区围绕主要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系统性规划建设了中车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生物识别技术产业园、智能电子信息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多式联运贸易产业园、表面处理产业园、智能医疗器械产业园、现代美妆产业园等9个专业园区。

于是,“力争通过3-5年努力,建成一批百亿园中园”,成为了常德经开区的又一个发展目标。为此,园区下一步将以9个专业园区为载体,打造产业高地。坚持“产业园区化、园区平台化、平台市场化”,力争把专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区。

基础建设 提质升级

微信图片_20200908085559.jpg

常德经开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

每天清晨,家住“绿地新都会”的彭先生会沿着沅江风光带的亲水栈道跑步锻炼,然后骑自行车去常德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上班。近几年常德经开区园林绿化水平大幅提升,提质改造后的沅江风光带既保留了德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元素,又融入了健身休闲功能,让德山人实现了“享受绿色生活,服务绿色产业”的美好愿景。

沅江风光带、姚湖公园、孤峰公园改造了,常德经开区环境更美了,碧水蓝天让德山的“颜值”更高了。

绿地、碧桂园、滨江新城等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和棚改项目持续发力,红星美凯龙等高端商业相继入驻,常德产城相宜的发展态势逐渐形成,城市活力日渐凸显。

绿水青山的人居环境、随处可见的城市活力是常德经开区十年来加强产城融合发展的收获。十年来,常德经开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形成了七纵八横的路网框架。坚持提质强能,均衡发展,不断提升园区承载水平,园区管辖范围内9条快速公交线路覆盖全区,建成了湖南省标准最高的表面处理产业园。还配套了2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2座60万吨自来水厂、1座10万吨污水处理厂,5座110千伏以上变电站,启动了智慧能源中心、固废处理中心建设,配套设施日臻完善。

十年来,常德经开区先后引进了湖师大附属德山学校,新建了崇德中学、石门桥中心小学、龙潭庵小学、赵家桥小学,改造了乾明路小学、莲花池小学及农村薄弱学校,园区内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教育设施日渐完善,园区内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也正在形成,群众就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园区生活配套项目不断完善。截至2019年年底,经开区已完成生活配套园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215797平方米。825套单身宿舍、547套公寓、2栋三层食堂、一栋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商业用房在今年年初已投入使用,可基本解决园区餐饮、租房、购物等问题。不仅如此,园区还多次与市交通部门、市公交部门召开企业座谈会,共同商议解决了园区公交线路优化问题。

“要围绕补齐短板加强基础建设,围绕创造价值实施开发经营,围绕提升品质抓好管理服务,精心打造产城融合升级版。”今年年初,常德经开区就设定好了要发力创造新业绩的各个方面,产城融合发展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要以产城融合为重点,提升城市品位。”常德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邹如龙表示,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突出产业配套这一中心,以建设产业高地、生态绿洲、幸福家园为目标,走出一条“以产带城,产城相宜,三生协调”的产城融合发展新路。按照产城融合的总体要求,经开区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外增颜值、内修气质,全力推进生态园区和产业新城建设。

产业新城不仅要有风景,还要有活力。接下来,常德经开区将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激发园区活力。坚持借力打力,研究对接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分享政策红利。坚持科技创新,以推进常德中科多源电力融合研究院百兆瓦级多电源实验验证平台项目建设为契机,带动一批科技转移平台落地,力争在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实现更大突破。提升工业互联网管理运营水平,推动园区管理服务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型。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园区综合改革,激发园区内生动力。坚持人才兴园,着力提升园区干部综合素质,引进一批高级人才,向人才要效益。

十年后再出发,产业更强、“颜值”更高的常德经开区整装待发。展望生机勃勃的美好未来,常德经开区更加理性把握、科学规划,坚持务实作风、扎实工作,踏浪前行。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郑江晖 罗勇

编辑:张军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020/09/08/828276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