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桃源:引凤来栖 振兴乡村

红网时刻常德8月5日讯(通讯员 刘源)近日,作为新晋网红打卡地的栖凤山荷花基地登上了“热搜”。“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桃源栖凤山村的成功抢境,不是一种偶然,而是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结果。

栖凤山村坐落于常德市桃源县架桥镇西南部,全村辖23个村民小组、1154户、4029人,地域面积约12.5平方公里。该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在黄石灌溉区尾水,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是传统的农业产粮区。无论是资源禀赋、区域位置还是产业基础,与桃源众多的村居并无二致,但栖凤山村为什么能从中脱颖而出,还得从乡村振兴工作队的进驻说起。

2018年栖凤山村被确定为桃源县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的4个点村之一。近两年的时间,改善虚场环境、新修农田水利、新建农贸市场,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一项项切实的举措,使得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栽下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如何让栖凤山村实现持续的发展,这成为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着重思考的问题。这不,影响深远的“引凤计划”应运而生。

图片1_meitu_1.jpg

栖凤山村农贸市场及文化广场。

引流,商贾重地重现昔日辉煌

7月29日,年过六旬、家住栖凤山村的陈长春和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他此行是前往5里外的栖凤山集市赶集,每隔五天一次的“盛会”,老陈格外珍惜。一大早,集市上已经挤满了人,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不时传来吆喝声、讨价声,热闹非凡。买了些需要的商品,到了中午,陈长春来到村里的茶馆,和约好的老朋友喝杯茶、聊聊天。相聚总是短暂,转眼就到了该分别的时候,走出茶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落在栖凤山,格外秀美。此时,村里的文化广场热闹起来,随着欢快的音乐,大姐们跳起了广场舞,大爷们坐在大树下聊着天,孩子们在嬉戏打闹……

原基隆乡政府驻地曾在栖凤山村,过去属于交通要道,人员来往频繁。随着撤区并乡,基隆乡与架桥乡合并,栖凤山村的繁华一去不复返。近些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农贸市场的建成开市,吸引着周边群众和众多商户。2019年年初刚刚建好的农贸市场,现已无法满足商贸需求,村里正计划扩建摊位,增加商业面积,扩建成后每年将带来2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

图片2_meitu_2.jpg

荷花基地荷花盛开。

引业,发展有了新靠山

五百亩荷花铺满整个田坳,一眼望去,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走访时,附近的十几个村民正忙着采摘莲子,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我们得知采莲每小时能挣20元的工钱,每月能增加约2000元的“硬收入”。“离家近、做事方便”,这更是不得不提到的“软福利”。

荷花产业的发展,是村支两委实施“走出去+引进来”,上门迎客进行精准对接的成果。前期,通过走访调研、专家座谈,为栖凤山村产业发展把脉问诊,镇村两级确立了“拓展茶油、稳定优质水稻、新进荷花”推进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的思路。明确了目标,村里开始有针对性进行“招商”。经过多方调查评估,鼎城区从事荷花种植的老板李吕斌进入了栖凤山村招商小分队的视野。通过对栖凤山村的实地考察,李吕斌前期流转500亩土地,预计亩均产值达4000-5000元,将直接带动周边150户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也将增收10万元。

图片3_meitu_3.jpg

栖凤山村村部。

引才,村里回来了年轻人

“乡村发展最大的弊病就是常住人口老年化,吸引年轻人回乡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栖凤山村发展带头人、村支部书记罗家祥说道。

栖凤山村这两年的变化也增强着外出务工年轻人回乡发展的意愿。80后的易宏志,当过7年消防武警兵,退役后在湖北省武汉市从事和消防有关的工作,每月工资能达到8000元。2019年底,当看到村里乡村振兴的良好发展势头,易宏志产生了留下来建设家乡的想法。当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惜才的村支书罗家祥立马上门做工作,最终易宏志得以被聘任为村会计。

如今,走进栖凤山村部,一股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栖凤山村支两委6人中,60后的支部书记、70后的村委会主任带领着3名80、90后的年轻村干部。有了这样的人员配置,良好干事氛围,栖凤山村的各项工作一直走到架桥镇12村(居)前列。

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村,栖凤山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刘源

编辑:李彩虹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020/08/05/780800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