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方舱医院内身穿防护服的常德一医医护人员。
队员们相互帮忙把照片贴在防护服上。
脸上的压痕是颁发给抗疫一线战士们特别的“军功章”。
红网时刻 通讯员 熊妮 雷云 常德报道
清零!3月6日下午,随着2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常德市8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顺利清零!
休舱!3月7日下午,随着少部分轻症患者转移到黄陂区中医院,武汉黄陂方舱医院宣布休舱!
常德清零,这意味着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坚守在新冠肺炎定点集中收治医院的18名硬核专家,在一线战斗了40天后能够歇口气,他们将定点隔离14天后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
黄陂休舱,这意味着常德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30名医护精锐在黄陂方舱医院战斗了近20天后,可以暂时休整,等待下一个指令。
清零与休舱,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派出的这两支队伍都出色完成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阶段性任务,取得阶段性胜利,为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强大的常德一医力量。
清零!硬核专家一线战“疫”夺首胜
“自愿坚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为共同抗击病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管在任何条件下,我们都会挺身而出,哪里有战斗,我们就出现在哪里。”1月22日开始,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严峻起来,为阻击疫情,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千余名医务人员第一时间在请战书上摁下手印,要求前往救治一线。
1月27日,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统一部署,为确保医疗救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全市所有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一律转到市级定点集中收治医院——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常德一医的白衣“逆行者”们迅速向市二医院集结,没有一丝犹豫。在接到任务仅一个小时后,常德一医党委委员李德辉就带领重症医学科主任黄绍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裴文军、院感科科长周诗孝、护理部副主任童丽、主任护师秦运俭共6人,组成第一批专家救治团队于当晚集结出征,奔赴疫情前线。这几位专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独当一面,是常德市最权威、最硬核专家,由他们组成的团队可谓是常德市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最高配置。
在定点集中收治医院医疗救治组组长李德辉的带领下,硬核专家团队一到市二医院就高速运转起来,短短几天就建立起30多个流程与制度,把全盘救治工作理顺;黄绍华作为重症区里的“定海神针”,全面接管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裴文军作为定点集中收治医院医疗救治组副组长,主抓普通区的工作,时刻关注着普通区患者的病情变化;周诗孝作为全市院感权威,为一线医护人员筑起了“防火墙”,死守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底线;护理部副主任童丽、主任护师秦运俭所在的护理组率先开展了“俯卧位通气、肺康复锻炼”,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尽早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常德一医的硬核专家团队为前线战士们提供了宝贵的“常德一医经验”。随后,常德一医增派了12名医务人员进入重症区,进一步保证了重症患者的救治力量。
在40天的时间里,ICU病区共收治危重病例8人,其中机械通气4名、无创通气1名、高频给氧3名。患者病情之危重、治疗难度之大超乎队员们的想象,没有特效药物可用,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没有穿着厚厚防护服下检查治疗的经历。面对呼吸衰竭、高龄、合并多种复杂基础疾病的患者,大家长时间待在负压病房,守候在患者身边,细心观察,综合分析,努力查找患者病理生理变化,精细化管理,滴定式治疗,控制炎症风暴、纠正内环境紊乱,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肺复张和俯卧位技术改善肺功能、利用重症超声技术评估心脏功能与容量状态指导循环管理等,每个环节、每项治疗措施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新冠肺炎患者郑先生于2月7日深夜12时转入ICU时,神志不清、呼吸极度困难,氧合指数不到80,胸片提示白肺,立即给予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等抢救措施。为改善氧合,拟实施俯卧位通气。平时给普通患者翻身都需要三四个工作人员帮忙,而郑先生体重190多斤,全身布满各种管道,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戴上雾气闭目的防护眼罩更是困难重重,完成一次优质、高效的“俯卧位通气”操作需要六七个人共同完成,每次翻身后大家都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郑先生于2月22日顺利出院。对每位危重症患者,重症区的常德一医战士们无不倾尽全力。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省级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以常德一医为技术主力、市二医院为基础、其他医院为补充的医务团队,全力以赴、共同协作,取得了骄人战绩,定点集中收治医院累计收治患者287人,其中危重症病例11人,确诊的82名新冠肺炎患者已全部治愈出院,治愈出院率达100%,实现了病例清零、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阶段性目标。
在这个阶段性胜利的背后,李德辉和他所带领的常德一医硬核专家团队,无疑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了分量极重的常德一医力量。
休舱!精锐之师武汉前线传捷报
“没有一个寒冬无法跨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这里,我谨代表医疗队的全体成员庄严宣誓:坚决听从党指挥,不负市委、市政府及常德一医的重托,不负人民期待,全力以赴,战胜疫情,平安归来!”我市第二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常德一医30名医护人员2月15日出发当日的宣誓还言犹在耳。转眼间,英雄们出征已有20多天。3月7日,好消息从武汉传来,他们自2月20日开始接管的武汉黄陂方舱医院当天休舱,队长肖伟带领的常德一医医疗队顺利完成了这一阶段任务开始休整。
2月15日,常德一医当天早晨接到上级指令,要紧急集结10名医生、20名护士出征武汉,随即向医护人员发出出征的号召。在接到支援武汉指令前就有800多人要求参战,常德一医领导们迅速从中挑选出专业对口、年富力强的精英战队。不到两小时,出征战队准备就绪。由医务部主任、副主任医师肖伟带队,10名医生分别来自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其中有1名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和2名主治医师,20名护士分别来自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20急救中心、胸心血管外科等,其中有4名护士长以及6名高年资的主管护师,可谓是派出了前线急需的精英战队。当天,这支精锐之师就与我省其他市州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汇合,组成102人的湖南省支援武汉第4批医疗队奔赴武汉。
2月20日,常德一医精英们所在的湖南省支援武汉第四批医疗队接管武汉黄陂方舱医院。虽然不是重症区,但大家都坚信:有病人的地方就有战场,轻症患者早期识别、及时转诊也很关键。事实证明在方舱医院工作一点也不轻松。黄陂方舱医院共有患者200人,之前由300人的浙江医疗队管理,而湖南省支援武汉第4批医疗队仅102人,医护人员严重不足。
队长肖伟说,惟有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没有丝毫畏难情绪。肖伟主动申请担任方舱医院医务部主任。每天,他既要入舱查看患者、制定诊疗流程、规范院感管理,出舱后还要审核出院患者、联系重症患者转院、协调防护物资、商讨诊疗方案等,常常一忙就是大半宿。“黄陂方舱医院是由当地体育中心临时改造的,医疗条件相对简陋,病患分A、B两区,管理难度加大,只说医护人员排班,就费了不少功夫。”医护人员排班只是肖伟每天工作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时候他都在关心队友、关照病友。
龚芳是此次常德医疗队中唯一的女医生。考虑她是女同志,肖伟询问她是否需要照顾,龚芳很淡然地回答:“一切服从安排,不需特殊对待。”有一次上班,她头发扎得比较紧,穿上防护服后没多久就明显感觉后脑勺的辫子像被人一把揪住了一般,疼得直掉眼泪。但是考虑到人手紧缺,她担心队友一个人忙不过来,同时也为了不浪费防护服,她一直咬牙坚持到下一班队友过来。脱完防护服,同组的护士长谢志惠走过来看她,发现其头皮出现了比硬币还大的血肿。谢志惠一边给她涂抹伤口护理膏,一边要她暂时休息一下,却被她拒绝了:“做事哪里有不磕磕碰碰的,这点伤没什么,轻伤不下火线,大家都这样坚持着的呀。”
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多为轻症,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减压治疗是很重要的。所以不管多疲惫,医疗队队员对患者总是关怀备至。每次查房,队员们都会详细询问每位患者的症状,认真做好记录,并解答患者提出的所有问题,一次查房下来一般都是要2至3小时。开完医嘱,医护人员还会带动患者们唱歌、做操,舒缓压抑情绪。为了让封闭的舱区有人情味,让治疗更有温度,医疗队队员郭宁抽空用自带的掌上打印机给30名队员一一打印出5寸大小的照片,照片上还写着“一湖两岸风雨同舟”“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每个人的名字。进舱后,队员们相互帮忙把照片贴在防护服上。“患者看到防护服下的我们,感到更踏实,更亲切!”他的小创意确实拉近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距离,让沟通更畅快。很快黄陂方舱医院的患者就对常德来的医生产生了信任感。虽然大家每次进舱工作时间为6小时,但是最短休息间隔只有12小时,减去路途往返时间、穿脱防护服及洗漱时间,吃饭睡觉一共不到9小时。
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黄陂方舱医院自2月11日开舱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23人,到3月7日休舱,共治愈出舱168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回头“五个零”的目标。
“无论接下来会有什么任务,我们都将倾尽全力完成!愿山河无恙,疫情早日散去,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这是常德一医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们的心声,更是所有常德一医人的期盼!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熊妮 雷云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